中文字幕在线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版|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最好看的久久综合伊人

      中國基因網(wǎng)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nèi)研究 >

      考研中藥重點(diǎn)藥整理

      -

      2022年4月17日發(fā)(作者:打呼嚕有什么偏方)

      考研中藥重點(diǎn)藥總結(jié)

      一、解表藥【20味】: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2-9g。

      發(fā)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肺腎虛喘者均

      當(dāng)慎用。

      煎服,3-9g。

      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證

      忌用。

      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慎用。

      麻黃科植物草麻黃、

      麻黃中麻黃、木賊麻黃的

      草質(zhì)莖

      辛、微苦,溫

      肺、膀胱經(jīng)

      發(fā)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腫

      1.風(fēng)寒感冒

      2.咳嗽氣喘

      3.風(fēng)水水腫

      1.風(fēng)寒感冒

      2.寒凝血滯諸痛證

      3.痰飲、蓄水證

      4.心悸

      1.風(fēng)寒感冒

      2.脾胃氣滯,

      胸悶嘔吐

      1.風(fēng)寒感冒

      2.脾胃寒證

      3.胃寒嘔吐

      4.肺寒咳嗽

      發(fā)

      風(fēng)

      桂枝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

      嫩枝

      辛、甘,溫

      心、肺、膀胱

      經(jīng)

      發(fā)汗解肌

      溫通經(jīng)脈

      助陽化氣

      11

      紫蘇

      生姜

      唇形科植物紫蘇的莖

      (紫蘇梗)、葉(紫蘇

      葉)

      辛,溫

      肺、腎經(jīng)

      解表散寒

      行氣寬中

      煎服,5-9g,不宜久煎。

      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辛,溫

      莖肺、脾、胃經(jīng)

      解表散寒

      溫中止嘔

      溫肺止咳

      煎服,3-9g,或搗汁服。

      熱盛及陰虛內(nèi)熱者忌用。

      文檔

      辛、甘,微溫

      防風(fēng)傘形科植物防風(fēng)的根膀胱、肝、脾

      經(jīng)

      祛風(fēng)解表

      勝濕止痛

      止痙

      1.外感表證

      2.風(fēng)疹瘙癢

      3.風(fēng)濕痹痛

      4.破傷風(fēng)證

      1.外感表證

      2.麻疹不透,風(fēng)疹瘙癢

      3.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4.吐衄下血

      1.風(fēng)寒感冒

      2.水腫腳氣

      煎服,4.5-9g,不宜久煎。

      發(fā)表透疹消瘡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荊芥穗更長于祛風(fēng)。

      煎服,3-9g。

      用于發(fā)表,量不宜過大,且不宜久煎。

      用于利水消腫,量宜稍大,且須濃煎。

      煎服,3-9g。

      1.風(fēng)寒感冒

      2.風(fēng)寒濕痹

      陰血虧虛者慎用。

      用量過多易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

      使用。

      應(yīng)用

      1.風(fēng)寒感冒

      2.頭痛,牙痛,

      風(fēng)濕痹痛

      3.鼻淵

      4.帶下證

      煎服,3-9g,外用適量。

      陰虛血熱者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4.5-9g。

      陰血虧虛、熱病動風(fēng)者不宜使用。

      荊芥

      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干辛,微溫

      燥地上部分肺、肝經(jīng)

      祛風(fēng)解表

      透疹消瘡

      止血

      發(fā)汗解表

      化濕和中

      利水消腫

      解表散寒

      祛風(fēng)勝濕

      止痛

      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

      香薷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

      分。

      傘形科植物羌活或?qū)?/p>

      羌活葉羌活的干燥根莖及

      辛,微溫

      肺、脾、腎經(jīng)

      辛、苦,溫

      膀胱、腎經(jīng)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解表散寒

      發(fā)

      風(fēng)

      白芷

      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

      白芷的干燥根

      辛,溫

      肺、胃、大腸

      經(jīng)

      祛風(fēng)止痛

      通鼻竅

      燥濕止帶

      消腫排膿

      文檔

      11

      5.瘡癰腫毒

      馬兜鈴科植物北細(xì)辛,溫,有小

      細(xì)辛辛、漢城細(xì)辛的根及毒

      根莖肺、腎、心經(jīng)

      解表散寒

      祛風(fēng)止痛

      通竅

      溫肺化飲

      發(fā)散風(fēng)寒

      通鼻竅

      祛風(fēng)濕

      止痛

      疏散風(fēng)熱

      1.風(fēng)寒感冒

      2.頭痛,牙痛,

      風(fēng)濕痹痛

      3.鼻淵

      4.肺寒咳喘

      1.風(fēng)寒感冒

      2.鼻淵

      3.風(fēng)濕痹痛

      1.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

      2.風(fēng)熱頭痛,目赤多淚,

      咽喉腫痛

      3.麻疹不透,風(fēng)疹瘙癢

      4.肝郁氣滯,胸悶脅痛

      1.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

      2.麻疹不透,風(fēng)疹瘙癢

      3.癰腫瘡毒,丹毒,痄腮,

      喉痹

      煎服,3-9g,或入丸散。

      血虛頭痛不宜使用。

      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煎服,1-3g,散劑每次服0.5-1g。

      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陰干咳者忌用。

      不宜與藜蘆同用。

      蒼耳子

      菊科植物蒼耳的干燥

      成熟帶總苞的果實(shí)

      辛、苦,溫,

      有毒

      肺經(jīng)

      煎服,3-6g,宜后下。

      薄荷葉長于發(fā)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

      氣和中。

      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發(fā)

      風(fēng)

      薄荷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辛,涼

      燥地上部分肺、肝經(jīng)

      清利頭目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氣

      疏散風(fēng)寒9

      牛蒡子

      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辛、苦,寒

      成熟果實(shí)肺、胃經(jīng)

      宣肺祛痰

      利咽透疹

      解毒消腫

      文檔

      煎服,6-12g。

      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腸之性略減。

      氣虛便溏者慎用。

      疏散風(fēng)熱

      蟬科昆蟲黑蚱的若蟲甘,寒

      羽化時脫落的皮殼肺、肝經(jīng)

      利咽開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風(fēng)止痙

      疏散風(fēng)熱

      桑葉??浦参锷5母稍锶~

      甘、苦,寒

      肺、肝經(jīng)

      清肺潤燥

      平抑肝陽

      清肝明目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1.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

      咽痛喑啞

      2.麻疹不透,風(fēng)疹瘙癢

      3.目赤翳障

      4.急慢驚風(fēng),破傷風(fēng)證

      1.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

      2.肺熱咳嗽、燥熱咳嗽

      3.肝陽上亢眩暈

      4.目赤昏花

      應(yīng)用

      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眼。

      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煎服,3-6g,或單味研末沖服。

      一般病證用量宜小,止痙則須量大。

      孕婦慎用。

      蟬蛻

      用法用量及注意

      發(fā)

      風(fēng)

      菊花

      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

      狀花序

      辛、甘、苦,

      微寒

      肺、肝經(jīng)

      疏散風(fēng)熱

      平抑肝陽

      清肝明目

      清熱解毒

      解肌退熱

      1.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

      2.肝陽眩暈,肝風(fēng)實(shí)證

      3.目赤昏花

      4.瘡癰腫毒

      1.表證發(fā)熱,項背強(qiáng)痛

      2.麻疹不透

      3.熱病口渴,陰虛消渴

      4.熱泄熱痢,脾虛泄瀉

      煎服,5-9g。

      疏散風(fēng)熱用黃菊,平肝、清肝明目用

      白菊。

      9

      葛根

      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甘、辛,涼

      根脾、胃經(jīng)

      透疹

      生津止渴

      升陽止瀉

      煎服,9-15g。

      生用解肌退熱、透疹生津,煨用升陽

      止瀉。

      文檔

      柴胡

      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苦、辛,微寒

      葉柴胡的干燥根肝、膽經(jīng)

      解表退熱

      疏肝解郁

      升舉陽氣

      1.表證發(fā)熱,少陽證

      2.肝郁氣滯

      3.氣虛下陷,臟器脫垂

      1.外感表證

      煎服,3-9g。

      生用解表退熱且量稍大,醋炙疏肝解

      郁。

      升陽可生用或酒炙,用量均宜稍輕。

      煎服,3-9g。

      生用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炙用升陽

      舉陷。

      麻疹已透,陰虛火旺及陰虛陽亢者忌

      用。

      毛莨科植物大三葉升

      升麻麻、興安升麻或升麻

      的干燥根莖

      辛、微甘,微

      肺、脾、胃、

      大腸經(jīng)

      解表透疹

      清熱解毒

      升舉陽氣

      2.麻疹不透

      3.齒痛口瘡,咽喉腫痛,

      溫毒發(fā)斑

      4.氣虛下陷,臟器脫垂,

      崩漏下血

      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辛、苦,微寒

      蔓荊子荊或蔓荊的干燥成熟膀胱、肝、胃

      果實(shí)

      二、清熱藥【36味】: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

      經(jīng)

      疏散風(fēng)熱

      清利頭目

      1.風(fēng)熱感冒,頭昏頭痛

      2.目赤腫痛,耳鳴耳聾

      煎服,5-9g。

      功效

      文檔

      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生用:

      硫酸鹽類礦物硬石清熱瀉火

      除煩止渴

      煅用:

      斂瘡生肌

      收濕止血

      百合科植物知母的苦、甘,寒

      干燥根莖肺、胃、腎經(jīng)

      清熱瀉火

      滋陰潤燥

      1.溫?zé)岵夥謱?shí)熱證

      2.肺熱喘咳證

      3.胃火牙痛、頭痛,實(shí)熱消渴

      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

      煅石膏適量外用,研末散敷患處。

      石膏

      膏族石膏,主含含甘、辛,大寒

      水硫酸鈣(CaSO

      4?肺、胃經(jīng)

      2H2O)

      4.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脾胃虛寒及陰虛內(nèi)熱者忌用。

      傷,外傷出血

      1.熱病煩渴2.肺熱燥咳

      3.骨蒸潮熱4.內(nèi)熱消渴

      5.腸燥便秘

      應(yīng)用

      7

      知母

      藥名

      梔子

      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

      茜草科植物梔子的

      干燥成熟果實(shí)

      苦,寒

      心、肺、三焦

      經(jīng)

      煎服,6-12g。

      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

      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

      瀉火除煩

      清熱利濕

      涼血解毒

      1.熱病心煩2.濕熱黃疸

      3.血淋澀痛4.血熱吐衄

      5.目赤腫痛6.火毒瘡瘍

      煎服,15-30g,鮮品60-90g。

      脾胃虛弱者用量宜少。

      天花粉

      葫蘆科植物栝樓或

      雙邊栝樓的干燥根

      甘、微苦,微

      肺、胃經(jīng)

      清熱瀉火

      生津止渴

      消腫排膿

      清熱瀉火

      生津止渴

      文檔

      1.熱病煩渴

      2.肺熱燥咳

      3.內(nèi)熱消渴

      4.瘡瘍腫毒

      1.熱病煩渴

      2.胃熱嘔噦

      7

      蘆根

      煎服,10-15g。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禾本科植物蘆葦?shù)母?,?/p>

      新鮮或干燥根莖肺、胃經(jīng)

      煎服,干品15-30g,新鮮加倍,或

      搗汁用。

      除煩

      止嘔

      利尿

      清熱瀉火

      明目

      散結(jié)消腫

      3.肺熱咳嗽,肺癰吐膿

      4.熱淋澀痛

      脾胃虛寒者忌用。

      1.目赤腫痛,頭痛眩暈,

      目珠夜痛

      2.瘰疬,癭瘤

      3.癰腫痛

      1.目赤腫痛,羞明多淚,

      煎服,10-15g。

      用于潤腸通便時不宜久煎。

      氣虛便溏者不宜使用。

      煎服,9-15g,或熬膏服。

      脾胃虛弱者慎用。

      夏枯草

      唇形科植物夏枯草辛、苦,寒

      的干燥果穗肝、膽經(jīng)

      豆科植物決明或小甘、苦、咸,

      決明子決明的干燥成熟種微寒

      子肝、大腸經(jīng)

      清熱明目

      潤腸通便

      目暗不明

      2.頭痛,眩暈

      3.腸燥便秘

      1.濕溫,暑濕,胸悶嘔惡,

      苦,寒

      黃芩

      唇形科植物黃芩的肺、膽、脾、

      干燥根胃、大腸、小

      腸經(jīng)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止血

      安胎

      濕熱痞滿,黃疸瀉痢

      2.肺熱咳嗽,高熱煩渴

      3.血熱吐衄

      4.癰腫瘡毒

      5.胎動不安

      1.濕熱痞滿,嘔吐吞酸

      煎服,3-10g。

      清熱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

      熱可酒炙,止血可炒炭用。

      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6

      毛莨科植物黃連、苦,寒

      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心、脾、胃、

      的干燥根莖膽、大腸經(jīng)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文檔

      2.濕熱瀉痢

      3.高熱神昏,心煩不寐

      ,血熱吐衄

      4.癰腫癤瘡,目赤牙痛

      煎服,2-5g,外用適量。

      脾胃虛寒者忌用。

      陰虛津傷者慎用。

      5.消渴

      6.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

      1.濕熱帶下,熱淋澀痛

      用法用量及注意

      黃柏

      蕓香科植物黃皮樹

      的干燥樹皮

      苦,寒

      腎、膀胱、大

      腸經(jīng)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除骨蒸

      2.濕熱瀉痢,黃疸

      3.濕熱腳氣,痿證

      4.骨蒸勞熱,盜汗,遺精

      5.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煎服,3-12g,外用適量。

      龍膽科植物條葉龍

      龍膽草

      膽、龍膽、三花龍苦,寒

      膽或堅龍膽的干燥肝、膽經(jīng)

      根及根莖

      清熱燥濕

      瀉肝膽火

      1.濕熱黃疸,陰腫陰癢,

      帶下,濕疹瘙癢

      2.肝火頭痛,目赤耳聾,

      脅痛口苦

      3.驚風(fēng)抽搐

      苦,寒

      心、肝、胃、

      大腸、膀胱經(jīng)

      清熱燥濕

      殺蟲

      利尿

      清熱燥濕

      祛風(fēng)解毒

      文檔

      煎服,3-6g。

      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陰虛津傷者慎用。

      6

      苦參

      白鮮皮

      1.濕熱瀉痢,便血,黃疸

      2.濕熱帶下,陰腫陰癢,

      濕熱濕瘡,皮膚瘙癢,疥癬

      3.濕熱小便不利

      1.濕熱瘡毒,濕疹,疥癬

      2.濕熱黃疸,風(fēng)濕熱痹

      豆科植物苦參的干

      燥根

      煎服,5-10g,外用適量。

      脾胃虛寒者忌用。

      反藜蘆。

      煎服,5-10g,外用適量。

      脾胃虛寒者慎用。

      蕓香科植物白鮮的苦,寒

      干燥根皮脾、胃、膀胱

      經(jīng)

      忍冬科植物忍冬、

      金銀花紅腺忍冬、山銀花甘,寒清熱解毒

      疏散風(fēng)熱

      煎服,6-15g。

      1.癰腫疔瘡

      2.外感風(fēng)熱,溫病初起

      3.熱毒血痢

      生品疏散風(fēng)熱、清瀉里熱,炒炭宜

      用與熱毒血痢,露劑多用于暑熱煩

      渴。

      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用。

      苦,微寒

      肺、心、小腸

      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jié)

      疏散風(fēng)熱

      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jié)

      利濕通淋

      1.癰腫瘡毒,瘰疬痰核

      2.風(fēng)熱外感,溫病初起

      3.熱淋澀痛

      煎服,6-15g。

      脾胃虛寒及氣虛膿清者不宜使用。

      煎服,9-15g。

      1.癰腫疔毒,癰內(nèi)癰

      2.熱淋澀痛,濕熱黃疸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

      處。

      用量過大可致緩瀉。

      1.疔瘡腫毒,癰腸癰

      2.毒蛇咬傷

      煎服,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

      爛敷患處。

      體質(zhì)虛寒者忌用。

      煎服,15-25g,不宜久煎,鮮品加

      倍,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

      汁或煎湯熏洗患處。

      虛寒證及陰證瘡瘍忌用。

      煎服,3-9g。

      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

      (忍冬)或毛花柱忍冬的干肺、心、胃經(jīng)

      燥花蕾或初開的花

      連翹

      木犀科植物連翹的

      干燥果實(shí)

      菊科植物蒲公英、

      蒲公英

      堿地蒲公英或同屬苦、甘,寒

      數(shù)種植物的干燥全肝、胃經(jīng)

      15

      紫花地

      魚腥草

      射干

      堇菜科植物紫花地苦、辛,寒

      丁的干燥全草心、肝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消腫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辛,微寒

      的干燥地上部分肺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癰排膿

      利尿通淋

      清熱解毒

      消痰

      文檔

      1.肺癰吐膿,肺熱咳嗽

      2.熱毒瘡癰

      3.濕熱淋證

      1.咽喉腫痛

      2.痰盛咳喘

      鳶尾科植物射干的苦,寒

      干燥根莖肺經(jīng)

      利咽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

      孕婦忌用或慎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3-6g,外用適量。

      山豆根

      豆科植物越南槐的苦,寒,有毒

      干燥根及根莖肺、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利咽消腫

      1.咽喉腫痛

      2.牙齦腫痛

      過量服用易引起嘔吐、腹瀉、胸悶、

      心悸等。

      脾胃虛寒者慎用。

      白頭翁

      毛莨科植物白頭翁苦,寒

      的干燥根胃、大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止痢

      1.熱毒血痢

      2.瘡癰腫毒

      煎服,9-15g,鮮品15-30g,外用

      適量。

      虛寒瀉痢者忌用。

      煎服,9-15g,鮮品30-60g,外用

      適量。

      脾胃虛寒者忌用。

      煎服,9-15g。

      體虛而無實(shí)火熱毒的者忌用。

      脾胃虛寒者慎用。

      內(nèi)服,1.5-3g,外用適量。

      一般做散劑沖服,或入丸劑服用。

      胃寒者慎用。

      大青葉

      十字花科植物菘藍(lán)苦,寒

      的干燥葉片心、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消斑

      1.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

      2.喉痹口瘡,痄腮丹毒

      1.外感發(fā)熱,溫病初起,

      咽喉腫痛

      2.溫毒發(fā)斑,痄腮丹毒,

      癰腫瘡毒

      1.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

      2.咽痛口瘡,火毒瘡瘍

      3.咳嗽胸痛,痰中帶血

      文檔

      15

      板藍(lán)根

      十字花科植物菘藍(lán)苦,寒

      的干燥根心、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

      利咽

      清熱解毒

      涼血消斑

      清肝瀉火

      爵床科植物馬藍(lán)、

      青黛蓼科植物蓼藍(lán)或十

      字花科植物菘藍(lán)的

      咸,寒

      肝、肺經(jīng)

      葉或莖葉加工制得

      的干燥粉末、團(tuán)塊。

      定驚4.暑熱驚癇,驚風(fēng)抽搐

      煎服,4.5-9g,用量不宜過大,外

      鱗毛蕨科植物粗莖苦,微寒,有

      貫眾鱗毛蕨的帶葉柄基小毒

      部的干燥根莖肝、脾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殺蟲

      1.風(fēng)熱感冒,溫毒發(fā)斑

      2.血熱出血

      3.蟲疾

      用適量。

      殺蟲及清熱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

      炭用。

      服用本品時忌油膩。

      脾胃虛寒者及孕婦慎用。

      百合科植物云南重苦,微寒,有

      樓或七葉一枝花的小毒

      干燥根莖肝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腫止痛

      涼肝定驚

      解毒

      除濕

      通利關(guān)節(jié)

      1.癰腫疔瘡,咽喉腫痛,

      毒蛇咬傷

      2.驚風(fēng)抽搐

      3.跌打損傷

      1.楊梅毒瘡,肢體拘攣

      2.淋濁帶下,濕疹瘙癢

      3.癰腫瘡毒

      煎服,3-9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

      末調(diào)涂患處。

      體虛、無實(shí)火熱毒者、孕婦及患陰

      證瘡瘍者均忌用。

      煎服,15-60g,外用適量。

      肝腎陰虛者慎用。

      服藥時忌茶。

      內(nèi)服,0.25-0.5g,入丸、散,宜用

      脊椎動物熊科棕

      熊膽熊、黑熊的干燥膽

      苦,寒

      肝、膽、心經(jīng)

      清熱解毒

      息風(fēng)止痙

      清肝明目

      1.熱極生風(fēng),驚癇抽搐

      2.熱毒瘡癰

      3.目赤翳障

      膠囊。

      外用適量,調(diào)涂患處。

      脾胃虛寒者忌用。

      虛寒證禁用。

      類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文檔

      蚤休

      (重樓)

      土茯苓

      百合科植物光葉菝甘、淡,平

      葜的干燥塊莖肝、胃經(jīng)

      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1.熱入營血,舌絳煩渴,

      玄參科植物地黃的甘、苦,寒

      新鮮或干燥塊根心、肝、腎經(jīng)

      清熱涼血

      養(yǎng)陰生津

      斑疹吐衄

      2.陰虛內(nèi)熱,骨蒸勞熱

      3.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

      腸燥便秘

      1.溫邪入營,內(nèi)陷心包,

      甘、苦、咸,

      微寒

      肺、胃、腎經(jīng)

      清熱涼血

      瀉火解毒

      滋陰

      溫毒發(fā)斑

      2.熱病傷陰,津傷便秘,

      骨蒸勞嗽

      3.目赤咽痛,瘰疬白喉,

      癰腫瘡毒

      1.溫病高熱,神昏譫語,

      驚風(fēng)癲狂

      2.血熱妄行斑疹、吐衄

      3.癰腫瘡瘍,咽喉腫痛

      1.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

      毛莨科植物牡丹的苦、辛,微寒

      干燥根皮心、肝、腎經(jīng)

      清熱涼血

      活血祛瘀

      2.溫病傷陰,陰虛發(fā)熱,

      夜熱早涼,無汗骨蒸

      3.血滯閉經(jīng)、痛經(jīng),

      跌打損傷

      文檔

      煎服,10-15g,鮮品加倍或搗汁入

      藥。

      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使用。

      生地黃

      玄參

      玄參科植物玄參的

      干燥根

      煎服,10-15g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

      反藜蘆。

      鎊片或粗粉煎服,15-30g,先煎至

      少3小時。

      濃縮粉沖服,每次1.5-3g,每日2

      次。

      脾胃虛寒者忌用。

      煎服,6-12g。

      清熱涼血宜生用,活血祛瘀宜酒炙

      用。

      血虛有寒,月經(jīng)過多及孕婦不宜使

      用。

      5

      水牛角??苿游锼5慕?/p>

      苦,寒

      心、肝經(jīng)

      清熱涼血

      解毒

      定驚

      牡丹皮

      4.瘡癰腫毒

      1.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

      赤芍

      毛莨科植物赤芍或苦,微寒

      川赤芍的干燥根肝經(jīng)

      清熱涼血

      散瘀止痛

      2.目赤腫痛,臃腫瘡瘍

      3.肝郁脅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

      癥瘕腹痛,跌打損傷

      煎服,6-12g。

      血寒經(jīng)閉不宜使用。

      反藜蘆。

      清透虛熱

      青蒿

      菊科植物黃花蒿的苦、辛,寒

      干燥地上部分肝、膽經(jīng)

      涼血除蒸

      解暑

      截瘧

      1.溫邪傷陰,夜熱早涼

      2.陰虛發(fā)熱,勞熱骨蒸

      3.暑熱外感,發(fā)熱口渴

      4.瘧疾寒熱

      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鮮用絞

      汁服。

      脾胃虛弱,腸滑泄瀉者忌用。

      地骨皮

      茄科植物枸杞或?qū)幐?,?/p>

      夏枸杞的干燥根皮肺、肝、腎經(jīng)

      涼血除蒸

      清肺降火

      1.陰虛發(fā)熱,盜汗骨蒸

      2.肺熱咳嗽

      3.血熱出血證

      煎服,9-15g。

      外感風(fēng)寒發(fā)熱及脾虛便溏者不宜

      使用。

      3

      1.陰虛發(fā)熱,產(chǎn)后虛熱

      蘿摩科植物白薇或

      白薇蔓生白薇的干燥根

      及根莖

      苦、咸,寒

      胃、肝、腎經(jīng)

      清熱涼血

      利尿通淋

      解毒療瘡

      2.熱淋,血淋

      3.瘡癰腫毒,毒蛇咬傷,咽喉腫

      4.陰虛外感

      文檔

      煎服,4.5-9g。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

      三、瀉【8味】: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1.積滯便秘

      2.血熱吐衄、目赤咽腫

      3.熱毒瘡瘍、燒燙傷

      4.瘀血諸證

      5.濕熱痢疾、黃疸、淋證

      1.積滯便秘

      2.咽痛,口瘡,目赤,

      癰瘡腫痛

      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5-15g,外用適量。

      如非實(shí)證,不宜妄用。

      脾胃虛弱者慎用。

      婦女懷孕、月經(jīng)期、哺期應(yīng)忌用。

      10-15g,沖入藥汁內(nèi)或開水溶化后

      服,外用適量。

      孕婦及哺期婦女忌用或慎用。

      煎服,10-15g,打碎入煎。

      蓼科植物掌葉大黃、苦,寒

      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脾、胃、大腸、

      黃的干燥根及根莖肝、心包經(jīng)

      瀉下攻積

      清熱瀉火

      涼血解毒

      逐瘀通經(jīng)

      2

      芒硝

      含硫酸鈉的天然礦物咸、苦,寒

      經(jīng)精制而成的結(jié)晶體胃、大腸經(jīng)

      瀉下攻積

      潤燥軟堅

      清熱消腫

      火麻仁

      桑科植物的干燥甘,平

      成熟果實(shí)脾、胃、大腸經(jīng)

      潤腸通便1.腸燥便秘

      文檔

      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適

      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苦,寒

      燥塊根肺、腎、大腸經(jīng)

      瀉水逐飲

      消腫散結(jié)

      1.水腫,臌脹,胸脅停飲

      2.風(fēng)痰癲癇

      3.瘡癰腫毒

      量,生用。

      內(nèi)服醋制用,以減低毒性。

      虛弱者及孕婦忌用。

      不宜與甘草同用。

      峻下冷積

      巴豆

      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辛,熱,有大毒

      燥成熟果實(shí)胃、大腸經(jīng)

      逐水退腫

      祛痰利咽

      外用蝕瘡

      1.寒積便秘

      2.腹水臌脹

      3.喉痹痰阻

      4.癰腫膿成未潰,疥癬惡瘡

      入丸散服,每次0.1-0.3g。大多數(shù)

      制成巴豆霜用,以減低毒性。外用

      適量。

      孕婦及體弱者忌用。

      不宜與牽牛子同用。

      煎服,3-9g,入丸散服,1.5-3g。

      本品炒用藥性減緩。

      孕婦忌用。

      不宜與巴豆、巴豆霜同用。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

      大戟科植物大戟的干苦,寒,有毒

      燥根肺、脾、腎經(jīng)

      瀉水逐飲

      消腫散結(jié)

      1.水腫,臌脹,胸脅停飲

      2.癰腫瘡毒,瘰疬痰核

      外用適量,生用。內(nèi)服醋制用,以

      減低毒性。

      虛弱者及孕婦忌用。

      不宜與甘草同用。

      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

      燥花蕾

      苦、辛,溫,有

      肺、脾、腎經(jīng)

      瀉水逐飲

      祛痰止咳

      殺蟲療瘡

      文檔

      甘遂

      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

      牽牛子或圓葉牽牛的干燥成

      熟種子

      苦,寒,有毒

      肺、腎、大腸經(jīng)

      瀉下逐水

      去積殺蟲

      1.水腫,臌脹

      2.痰飲喘咳

      3.蟲積腹痛

      5

      大戟

      1.胸脅停飲,水飲,臌脹

      2.咳嗽痰喘

      3.頭瘡,白禿,頑癬,癰腫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0.6g。

      外用適量,內(nèi)服醋制用,以降低毒

      性。

      芫花

      虛弱者及孕婦忌用。

      不宜與甘草同用

      四、祛風(fēng)濕藥【8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祛風(fēng)濕

      止痛

      解表

      舒筋活絡(luò)

      和胃化濕

      祛風(fēng)濕

      辛、咸,溫

      膀胱經(jīng)

      通絡(luò)止痛

      消骨鯁

      1.風(fēng)濕痹癥

      2.骨鯁咽喉

      1.風(fēng)寒濕痹

      2.風(fēng)寒挾濕表證

      3.少陰頭痛

      1.風(fēng)濕痹癥

      2.腳氣水腫

      3.吐瀉轉(zhuǎn)筋

      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3-9g。

      外用,適量。

      獨(dú)活

      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dāng)辛、苦,微溫

      歸的干燥根腎、膀胱經(jīng)

      木瓜

      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酸,溫

      的干燥近成熟果實(shí)肝、脾經(jīng)

      煎服,6-9g。

      內(nèi)有郁熱,小便短赤者忌服。

      煎服,6-9g。

      外用,適量。

      本品辛散走竄,氣血虛弱者慎

      服。

      風(fēng)

      毛茛科植物威靈仙、

      威靈仙棉團(tuán)鐵線蓮或東北鐵

      線蓮的干燥根及根莖

      4

      蘄蛇蝰蛇動物五步蛇的干

      燥體

      1.風(fēng)濕頑痹,中風(fēng)半身不遂

      甘、咸,溫,

      有毒

      肝經(jīng)

      祛風(fēng)

      通絡(luò)

      止痙

      2.小兒驚風(fēng),破傷風(fēng)

      3.麻風(fēng),疥癬

      煎湯,3-9g。

      研末吞服,1次1-1.5g,1日2-3

      次。

      (以毒攻毒可治瘰疬、梅毒、或酒浸、熬膏、入丸散服。

      惡瘡)陰虛內(nèi)熱者忌服。

      文檔

      龍膽科植物秦艽、麻

      祛風(fēng)濕

      辛、苦,平

      胃、肝、膽經(jīng)

      通絡(luò)止痛

      退虛熱

      清濕熱

      祛風(fēng)濕

      止痛

      利水消腫

      祛風(fēng)濕

      1.風(fēng)濕痹癥

      2.中風(fēng)不遂

      3.骨蒸潮熱,疳積發(fā)熱

      4.濕熱黃疸

      1.風(fēng)濕痹癥

      2.水腫,小便不利,腳氣

      3.濕疹瘡毒

      1.風(fēng)濕痹癥

      2.崩漏經(jīng)多,妊娠漏血,

      胎動不安

      1.風(fēng)濕痹癥

      2.筋骨萎軟,小兒行遲,

      體虛乏力

      3,水腫,腳氣

      煎服,4.5-9g。

      或酒浸、入丸散服。

      煎服,9-15g。

      煎服,4.5-9g。

      大苦大寒易傷胃氣,胃納不佳及

      陰虛體弱者慎服。

      煎服,3-9g。

      風(fēng)

      秦艽花秦艽、粗莖秦艽或

      小秦艽的干燥根

      2

      防己

      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苦、辛,寒

      干燥根膀胱、肺經(jīng)

      風(fēng)

      強(qiáng)

      桑寄生

      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苦、甘,平

      的干燥帶葉莖枝肝、腎經(jīng)

      補(bǔ)肝腎

      強(qiáng)筋骨

      安胎

      祛風(fēng)濕

      五加皮

      五加科植物細(xì)柱五加辛、苦,溫

      的干燥根皮肝、腎經(jīng)

      補(bǔ)肝腎

      強(qiáng)筋骨

      補(bǔ)水

      2

      文檔

      五、化濕藥【6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

      1.濕阻中焦證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

      蒼術(shù)蒼術(shù)或北蒼術(shù)的干燥根

      辛、苦,溫

      脾、胃、肝經(jīng)

      燥濕健脾

      祛風(fēng)散寒

      2.風(fēng)濕痹癥

      3.風(fēng)寒挾濕表證

      煎服,5-10g。

      陰虛內(nèi)熱、氣虛多汗者忌

      用法用量及注意

      (能明目,治夜盲癥及眼目昏用。

      澀)

      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

      厚樸厚樸的干燥干皮、根皮

      及枝皮

      苦、辛,溫

      脾、胃、肺、大腸經(jīng)

      燥濕消痰

      下氣除滿

      化濕

      止嘔

      解暑

      化濕

      解暑

      化濕行氣

      溫中止瀉

      文檔

      1.濕阻中焦,脘腹脹滿

      2.食積氣滯,腹脹便秘

      3.痰飲喘咳(梅核氣證)

      1.濕阻中焦

      2.嘔吐

      3.暑濕或濕溫初起

      1.濕阻中焦

      2.暑濕,濕溫初起

      1.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

      2.脾胃虛寒吐瀉

      煎服,3-10g,或入丸散。

      易耗氣傷津,氣虛津虧者及

      孕婦慎用。

      煎服,5-10g,鮮品加倍。

      陰虛血燥者不宜用。

      6

      藿香

      唇形科植物廣藿香的地辛,微溫

      上部分脾、胃、肺經(jīng)

      佩蘭

      菊科植物佩蘭的干燥地辛,平

      上部分脾、胃、肺經(jīng)

      煎服,5-10g,鮮品加倍。

      煎服,3-6g,入湯劑宜后下。

      陰虛血燥者慎用。

      砂仁

      姜科植物陽春砂、綠殼辛,溫

      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脾、胃、腎經(jīng)

      果實(shí)

      白豆

      六、利水滲濕藥【14味】: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

      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瓜哇辛,溫

      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肺、脾、胃經(jīng)

      安胎

      化濕行氣

      溫中止嘔

      3.氣滯妊娠惡阻及胎動不安

      1.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

      2.嘔吐

      煎服,3-6g,入湯劑宜后下。

      陰虛血燥者慎用。

      功效

      1.水腫

      2.痰飲

      3.脾虛泄瀉

      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甘、淡,平

      干燥菌核心、脾、腎經(jīng)

      利水滲濕

      健脾

      寧心

      利水滲濕

      煎服,9-15g。

      虛寒精滑者忌服。

      4.心悸,失眠

      1.水腫,小便不利,腳氣

      2.脾虛泄瀉

      3.濕痹拘攣

      4.肺癰,腸癰

      應(yīng)用

      1.水腫,小便不利,泄瀉

      2.淋證,遺精

      煎服,5-10g。

      煎服,9-30g。

      清利濕熱宜生用,健脾止瀉宜炒

      用。

      津液不足者慎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

      4

      薏苡仁

      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甘、淡,涼

      燥成熟種仁脾、胃、肺經(jīng)

      健脾

      除痹

      清熱排膿

      藥名藥用來源

      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干甘,寒

      燥塊莖腎、膀胱經(jīng)

      性味歸經(jīng)功效

      利水滲濕

      泄熱

      澤瀉

      4

      文檔

      豬苓

      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甘、淡,平

      干燥菌核腎、膀胱經(jīng)

      利水滲濕1.水腫,小便不利,泄瀉煎服,6-12g。

      車前子

      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

      車前的干燥成熟種子

      甘,微寒

      肝、腎、肺、小腸

      經(jīng)

      利尿通淋

      滲濕止瀉

      明目

      祛痰

      1.淋證,水腫

      2.泄瀉煎服,9-15g,宜包煎。

      3.目赤腫痛,目暗昏花,翳障腎虛精滑者慎用。

      4.痰熱咳嗽

      煎服,3-6g。

      不宜過量服或久服,孕婦忌服,

      內(nèi)無濕熱者、兒童及年老體弱慎

      用。

      煎服,3-5g。

      孕婦慎用。

      煎服,10-20g,宜包煎,外用適

      量。

      脾虛、熱病傷津及孕婦忌用。

      木通科植物木通、三

      木通葉木通或白木通的干

      燥藤莖

      苦,寒,有毒

      心、小腸、膀胱經(jīng)

      利尿通淋

      清心火

      通經(jīng)下

      利尿通淋

      通氣下

      利尿通淋

      清熱解暑

      收濕斂瘡

      利尿通淋

      清肺止咳

      涼血止血

      利尿通淋

      破血通經(jīng)

      文檔

      1.熱淋澀痛,水腫

      2.口舌生瘡,心煩尿赤

      3.經(jīng)閉少

      1.淋證,水腫

      2.產(chǎn)后汁不下

      1.熱淋,石淋,尿熱澀痛

      2.暑濕,濕溫

      3.濕瘡,濕疹,痱子

      1.淋證

      2.肺熱咳喘

      3.血熱出血

      1.淋證

      2.閉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

      尿

      通草

      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甘、淡,微寒

      干燥莖髓肺、胃經(jīng)7

      滑石

      石韋

      瞿麥

      硅酸鹽類礦物滑石族甘、淡,寒

      滑石

      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

      韋和石韋或有柄石韋

      的干燥葉

      膀胱、肺、胃經(jīng)

      甘、苦,微寒

      肺、膀胱經(jīng)

      煎服,6-12g。

      石竹科植物瞿麥的干苦,寒

      燥地上部分心、小腸經(jīng)

      煎服,9-15g。

      孕婦忌服。

      薯蕷科植物綿萆薢、

      萆薢福州薯蕷或粉背薯蕷

      的干燥根莖

      苦,平

      腎、胃經(jīng)

      利濕去濁

      祛風(fēng)除痹

      1.膏淋,白濁

      2.風(fēng)濕痹痛

      煎服,9-15g

      腎陰虧虛遺精滑泄者慎用。

      煎服,6-15g,外用適量。

      煎湯熏洗。

      蓄血發(fā)黃者及血虛萎黃者慎用。

      煎服,15-60g,鮮品加倍。

      外用適量。

      茵陳蒿

      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苦、辛,微寒

      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脾、胃、肝、膽經(jīng)

      甘、咸,微寒

      肝、膽、腎、膀胱

      經(jīng)

      清利濕熱

      利膽退黃

      利濕退黃

      利尿通淋

      解毒消腫

      利濕退黃

      1.黃疸

      2.濕瘡瘙癢

      1.濕熱黃疸

      2.石淋,熱淋

      3.癰腫疔瘡、毒蛇咬傷

      1.濕熱黃疸,淋濁,帶下

      2.水火燙傷,癰腫瘡毒,毒蛇

      咬傷

      3.經(jīng)閉,癥瘕,跌打損傷

      4.肺熱咳嗽

      退

      金錢草

      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

      的干燥全草

      3

      虎杖

      文檔

      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微苦,微寒

      根莖和根肝、膽、肺經(jīng)

      清熱解毒

      散瘀止痛

      化痰止咳

      煎服,9-15g,外用適量。

      孕婦忌服。

      七、溫里藥【7味】: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3-15g。

      本品有毒,先煎0.5-1h,至口嘗無麻

      辛、甘,大熱,有

      心、腎、脾經(jīng)

      回陽救逆

      補(bǔ)火助陽

      散寒止痛

      1.亡陽證

      2.陽虛證

      3.寒痹癥

      辣感。

      孕婦及陰虛陽亢者忌用。

      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

      生品外用,內(nèi)服需炮制。

      若內(nèi)服過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dāng),

      可引起中毒。

      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

      根莖

      辛,熱

      脾、胃、腎、心、

      肺經(jīng)

      溫中散寒

      回陽通脈

      溫肺化飲

      1.腹痛,嘔吐,泄瀉

      2.亡陽證

      3.寒飲喘咳

      1.陽痿,宮冷

      2.腹痛,寒疝

      3.腰痛,胸痹,陰疽,

      閉經(jīng),痛經(jīng)

      煎服,3-10g。

      本品辛熱燥烈,陰虛內(nèi)熱、血熱妄行

      者忌用。

      煎服,1-4.5g。

      宜后下或焗服;研末沖服,每次1-2g。

      陰虛火旺,里有濕熱,血熱妄行出血

      及孕婦忌用。

      畏赤石脂。

      附子

      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

      子根的加工品

      7

      干姜

      肉桂

      燥樹皮

      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辛、甘,大熱

      腎、脾、心、肝經(jīng)

      補(bǔ)火助陽

      散寒止痛

      溫經(jīng)通脈

      文檔

      吳茱

      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辛、苦,熱,有小

      萸、石虎或梳毛吳茱毒

      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實(shí)肝、脾、胃、腎經(jīng)

      為蕓香科植物青椒或辛,溫

      花椒的干燥成熟果

      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的干燥花蕾

      脾、胃、腎經(jīng)

      辛,溫

      脾、胃、肺、腎經(jīng)

      散寒止痛

      降逆止嘔

      助陽止瀉

      溫中止痛

      殺蟲止癢

      溫中降逆

      散寒止痛

      溫腎助陽

      散寒止痛

      溫中止嘔

      1.寒凝疼痛

      2.胃寒嘔吐

      3.虛寒泄瀉

      1.中寒腹痛,寒濕泄瀉

      2.蟲積腹痛,濕疹,陰癢

      1.胃寒嘔吐、呃逆

      2.脘腹冷痛

      3.陽痿,宮冷

      1.胃寒冷痛

      2.胃寒嘔吐

      煎服,1.5-4.5g,外用適量。

      本品辛熱燥烈,易耗氣動火,不宜多

      用久服。

      陰虛又熱者忌用。

      煎服,3-6g。

      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煎服,1-3g,外用適量。

      熱證及陰虛內(nèi)熱者忌用。

      畏郁金。

      煎服,3-6g,研末服,每次3g。

      花椒

      丁香

      高良

      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辛,熱

      干燥根莖脾、胃經(jīng)

      八、理氣藥【10味】:

      藥名藥用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

      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

      1.脾胃氣滯證

      2.嘔吐、呃逆

      3.濕痰、寒痰咳嗽4.胸痹

      1.肝郁氣滯證

      疏肝破氣

      消積化滯

      2.氣滯脘腹疼痛

      3.食積腹痛

      4.癥瘕積聚,久瘧痞塊

      文檔

      用法用量及注意

      橘皮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

      果皮

      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

      辛、苦,溫

      脾、肺經(jīng)

      理氣健脾

      燥濕化痰

      煎服,3-9g。

      10

      青皮

      栽培變種的干燥幼果苦、辛,溫

      或未成熟果實(shí)的干燥肝、膽、胃經(jīng)

      果實(shí)

      煎服,3-9g。

      醋炙疏肝止痛力強(qiáng)。

      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

      枳實(shí)其其栽培變種或甜橙

      的干燥幼果

      1.胃腸積滯,濕熱瀉痢

      苦、辛、酸,溫

      脾、胃、大腸經(jīng)

      破氣消積

      化痰除痞

      2.胸痹,結(jié)胸

      3.氣滯胸脅疼痛

      4.產(chǎn)后腹痛

      辛、苦,溫

      脾、胃、大腸、膽、

      三焦經(jīng)

      辛、微苦、微甘,

      肝、脾、三焦經(jīng)

      辛,溫

      肺、脾、腎、膀胱

      經(jīng)

      辛、苦,溫

      脾、胃、腎經(jīng)

      1.脾胃氣滯證

      行氣止痛

      健脾消食

      2.瀉痢里急后重

      3.腹痛脅痛,黃疸,疝氣疼痛

      4.胸痹

      疏肝解郁

      調(diào)經(jīng)止痛

      理氣調(diào)中

      行氣止痛

      溫腎散寒

      行氣止痛

      溫中止嘔

      納氣平喘

      行氣止痛

      散寒調(diào)中

      行氣止痛

      殺蟲

      文檔

      煎服,3-9g,大量可用至30g。

      炒后性較平和。

      孕婦慎用。

      木香

      為菊科植物木香、川木

      香的干燥根

      煎服,1.5-6g。

      生用行氣力強(qiáng),煨用行氣力緩而

      實(shí)腸止瀉,用于泄瀉腹痛。

      香附

      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

      干燥根莖

      1.肝郁氣滯脅痛、腹痛

      2.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房脹痛

      3.氣滯腹痛

      1.寒凝氣滯胸腹諸痛癥

      2.尿頻,遺尿

      1.胸腹脹痛

      2.胃寒嘔吐

      3.虛喘證

      1.胸腹寒凝氣滯

      煎服,6-9g。

      醋炙止痛力增強(qiáng)。

      烏藥

      為樟科植物烏藥的塊

      為瑞香科植物4.5沉香

      煎服,3-9g。

      煎服,1.5—4.5g,宜后下。

      或磨汁沖服,或入丸散劑,每次

      0.5-1g。

      煎服,2-5g,宜后下。

      入丸散,1-3g。

      煎服,4.5-9,外用適量。

      炒用寒性減低。

      有毒,不宜過量或持續(xù)服用,以

      沉香及白木香含有樹脂的

      木材

      檀香

      為檀香科植物檀香樹辛,溫

      干的心材

      為楝科植樹川楝的干

      燥成熟果實(shí)

      脾、胃、心、肺經(jīng)

      苦,寒

      肝、胃、小腸、膀

      胱經(jīng)

      川楝

      1.肝郁化火諸痛癥

      2.蟲積腹痛

      免中毒。

      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薤白

      九、消食藥【3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10-15g,大劑量30g。

      1.飲食積滯

      2.泄瀉腹痛,疝氣痛

      3.瘀阻胸腹痛,痛經(jīng)

      生山楂,炒山楂多用于消食散

      瘀,焦山楂、山楂炭多用于止瀉

      痢。

      脾胃虛弱而無積滯或胃酸分泌

      過多者慎用。

      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辛、苦,溫

      或薤的干燥鱗莖肺、胃、大腸

      通陽散結(jié)

      行氣導(dǎo)滯

      1.胸痹心痛

      2.脘腹痞滿脹痛,瀉痢里急后重

      煎服,5-9g。

      山楂

      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酸、甘,微溫

      或山楂的成熟果實(shí)脾、胃、肝經(jīng)

      消食化積

      行氣散淤

      煎服,6-10g。

      萊菔

      為十字花科植物蘿卜辛、甘,平

      的成熟種子肺、脾、胃經(jīng)

      消食除脹

      降氣化痰

      1.食積氣滯

      2.喘咳痰多,降氣化痰。

      炒用消食下氣化痰,生用吐風(fēng)

      痰。

      本品辛散耗氣,氣虛及無食積、

      痰滯者慎用。不宜與人參同用。

      甘,平

      脾、胃、小腸、膀

      胱經(jīng)

      1.飲食積滯,小兒疳積

      2.腎虛遺精、遺尿

      3.砂石淋證,膽石癥

      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

      1.5-3g。

      研末服效果比煎劑好。

      脾虛無積滯者慎用。

      3

      雞內(nèi)

      為雉科動物家雞的砂

      囊內(nèi)壁

      消食健脾

      澀精止遺

      文檔

      十、驅(qū)蟲藥【4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

      為使君子科植物使

      君子的干燥成熟果

      實(shí)

      為楝科植物楝或川

      楝的干燥樹皮及根

      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9-12g,搗碎;取仁炒香嚼服,

      甘,溫

      脾、胃經(jīng)

      殺蟲消積

      1.蛔蟲病,蟯蟲病

      2.小兒疳積

      6-9g。小兒每歲1-1.5粒,1日總量不

      超過20粒。空腹服用,每日一次,連

      用3天。

      苦,寒,有毒

      肝、脾、胃經(jīng)

      殺蟲

      療癬

      1.蛔蟲病,蟯蟲病,鉤蟲病

      2.癤癬,濕瘡

      煎服,4.5-9g,鮮品15-30g,外用適量。

      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或持續(xù)久服。

      有效成分難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煎服,3-10g,驅(qū)絳蟲、姜片蟲30-60g。

      生用力佳,炒用力緩;鮮者優(yōu)于陳舊

      者。

      脾虛便溏或氣虛下陷者忌用。

      孕婦慎用。

      入丸、散,15-21g,1次5-7g,飯后溫

      開水調(diào)服,1日3次,連服3天。

      雷丸

      為白蘑科真菌雷丸微苦,寒,有小毒

      的干燥菌核胃,大腸經(jīng)

      殺蟲消積

      1.絳蟲病,鉤蟲病,蛔蟲病不宜如煎劑。

      2.小兒疳積因本品含蛋白酶,加熱60℃左右即易

      于破壞而失效。

      有蟲積而脾胃虛寒者慎服。

      文檔

      使君

      苦楝

      驅(qū)

      殺蟲消積

      檳榔

      為棕櫚科植物檳榔苦、辛,溫

      的干燥成熟種子胃、大腸經(jīng)

      行氣

      利水

      截瘧

      1.腸道寄生蟲病

      2.食積氣滯,瀉痢后重

      3.水腫,腳氣腫痛

      4.瘧疾

      4

      十一、止血藥【12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

      菊科植物薊的地上

      大薊部分,夏秋季花開時

      割取地上部分

      菊科植物刺兒菜的

      小薊地上部分,夏秋季花

      期采集

      性味歸經(jīng)

      甘、苦,涼

      心、肝經(jīng)

      功效

      涼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

      涼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

      應(yīng)用

      1.血熱出血證

      2.熱毒癰腫

      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10-15g,鮮品可用30-60g。

      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甘、苦,涼

      心、肝經(jīng)

      1.血熱出血證

      2.熱毒癰腫

      煎服,10-15g,鮮品加倍。

      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煎服,10~15g,大劑量可用至30g。

      或入丸、散,外用適量。

      薔薇科植物地榆或

      地榆

      長葉地榆的根,春季

      將發(fā)芽時或秋季植

      株枯萎后采挖

      苦、酸、澀,微

      肝、大腸經(jīng)

      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斂瘡多生用。

      涼血止血

      解毒斂瘡

      1.血熱出血證

      2.燙傷、濕疹,瘡瘍癰腫

      本品性寒酸澀,凡虛寒性便血、下痢、

      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

      對于大面積燒傷病人,不宜使用地榆

      制劑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質(zhì)被大量吸

      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6

      豆科植物槐的干燥

      花蕾及花,夏季花未

      槐花

      采收,稱為槐花

      煎服,10-15g,外用適量。

      涼血止血

      清肝瀉火

      1.血熱出血證

      2.目赤,頭痛

      止血多炒炭用,清熱瀉火宜生用。

      脾胃虛寒及陰虛發(fā)熱而無實(shí)火者慎

      用。

      開放時采收其花蕾,苦,微寒

      稱為槐米;花開放時肝、大腸經(jīng)

      文檔

      白茅根

      禾本科植物白茅的甘,寒

      根莖春秋二季采挖肺、胃、膀胱經(jīng)

      涼血止血

      清熱利尿

      清肺胃熱

      涼血止血

      安胎

      清熱解毒

      1.血熱出血證

      2.水腫、熱淋、黃疸

      3.胃熱嘔吐,肺熱咳喘

      1.血熱出血證

      2.胎動不安,胎漏下血

      3.熱毒癰腫

      煎服,15-30g。

      鮮品加倍,以鮮品為佳,可搗汁服。

      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煎服,10-30g,鮮品30-60g,搗汁服。

      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鮮品搗敷。

      苧麻根

      蕁麻科植物苧麻的甘,寒

      根和根莖心、肝經(jīng)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

      蘭科植物白芨的

      白芨塊莖,夏秋二季

      性味歸經(jīng)功效

      1.出血證

      2.癰腫瘡瘍,手足皸裂,水火

      燙傷

      1.出血證

      薔薇科植物龍牙

      仙鶴

      草的全草。夏秋苦、澀、平

      兩季莖葉茂盛時心、肝經(jīng)

      采割

      收斂止血

      止痢

      截瘧

      補(bǔ)虛

      2.腹瀉、痢疾

      3.瘧疾寒熱

      4.脫力勞傷

      除此外本品能解毒殺蟲,可用

      治瘡癤癰腫、陰癢帶下

      煎服,3-10g,大劑量可用至

      30-60g。

      外用適量。

      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3-10g,大劑量可至30g,亦

      入丸、散。入散劑,每次用2-5g,

      研末吞服,每次1.5-3g。外用適量。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苦、甘、澀、寒

      肺、胃、肝經(jīng)

      收斂止血

      消腫生肌

      采挖

      2

      三七

      五加科植物三七甘、微苦,溫

      的干燥根。夏末肝、胃經(jīng)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文檔

      1.出血證

      2.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多研末吞服,1-1.5g,煎服,3-10g。

      亦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外摻

      3

      秋初開花前或冬

      季種子成熟后采

      茜草科植物茜草

      茜草

      的干燥根及根苦、寒

      莖,春秋二季采肝經(jīng)

      香蒲科植物水燭

      香蒲、東方香蒲

      蒲黃

      或同屬植物的干甘、平

      燥花粉,夏季采肝、心包經(jīng)

      收蒲棒上部的黃

      雄性花序

      菊科植物艾的

      止血

      化瘀

      利尿

      涼血化瘀止

      通經(jīng)

      此外,本品具有補(bǔ)虛強(qiáng)壯的作或調(diào)敷。

      用,民間用治虛損勞傷,常與孕婦慎用。

      豬肉燉服

      1.出血證

      2.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風(fēng)濕

      痹痛

      煎服,10-15g,大劑量可用30g。

      亦入丸、散。

      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經(jīng)生用或酒炒

      用。

      1.出血證

      2.瘀血痛癥

      3.血淋尿血

      煎服,3-10g,包煎。

      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diào)敷。

      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煎服,3-10g,外用適量。

      溫經(jīng)止血

      散寒調(diào)經(jīng)

      安胎

      1.出血證

      2.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

      3.胎動不安

      溫經(jīng)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

      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等,用

      以熏灸體表穴位,能溫煦氣血,透

      達(dá)經(jīng)絡(luò),為溫灸的主要原料。

      經(jīng)

      葉。以湖北蘄州辛、苦、溫,有小

      艾葉產(chǎn)者為佳,稱蘄毒

      艾。夏季花未開肝、脾、腎經(jīng)

      時采摘

      十二、活血化瘀藥【23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文檔

      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川芎

      傘形科植物川芎的干辛,溫

      燥根莖

      科植物延胡索的

      肝、膽、心包經(jīng)

      活血行氣

      祛風(fēng)止痛

      1.血瘀氣滯痛癥

      2.頭痛,風(fēng)濕痹痛

      煎服,3-9g。

      陰虛火旺,多汗,熱盛及無瘀之出

      血證和孕婦均當(dāng)慎用。

      延胡

      干燥塊莖,夏初莖葉枯辛、苦,溫

      萎時采挖,置沸水中煮心、肝、脾經(jīng)

      至恰無白心時取出

      活血

      行氣

      止痛

      1.氣滯血瘀痛證

      2.熱病神昏,癲癇痰閉

      3.吐血,衄血,倒經(jīng),尿血,

      血淋

      4.肝膽濕熱黃疸,膽石癥

      1.氣血瘀滯痛癥

      煎服,3-10g。

      研粉吞服,每次1-3g。

      姜科植物溫郁金、姜

      黃、廣西莪術(shù)或蓬莪術(shù)

      郁金的塊根,溫郁金以溫州

      地區(qū)的為道地藥材,冬

      季莖葉枯萎后采挖

      辛、苦,寒

      肝、膽、心經(jīng)

      活血止痛

      行氣解郁

      清心涼血

      利膽退黃

      煎服,5-12g,研末服,2-5g。

      畏丁香。

      7

      姜黃

      煎服,3-10g,外用適量。

      血虛無氣滯血瘀者慎用,孕婦忌用。

      姜科植物姜黃的干燥

      根莖。冬季莖葉枯萎時

      采挖

      辛、苦,溫

      肝、脾經(jīng)

      活血行氣

      通經(jīng)止痛

      1.氣滯血瘀痛癥

      2.風(fēng)濕痹痛

      配白芷、細(xì)辛為末外用可治牙痛,

      牙齦腫脹疼痛,如姜黃散。

      配大黃、白芷、天花粉等外敷,可

      用于瘡瘍癰腫,如如意金黃散。

      單用本品外敷可用于皮癬痛癢。

      文檔

      橄欖科植物香樹及

      香其同屬植物皮部滲出

      的樹脂

      辛、苦,溫

      心、肝、脾經(jīng)

      活血行氣止

      消腫生肌

      1.跌打損傷,瘡瘍癰腫

      2.氣滯血瘀痛證

      煎服,3-10g,宜炒去油用。

      外用適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胃弱者慎用,孕婦及無瘀滯者忌用。

      1.跌打損傷

      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

      沒藥其他同屬植物皮部滲

      出的油膠樹脂

      辛、苦,平

      心、肝、脾經(jīng)

      活血止痛

      消腫生肌

      2.瘀滯腫痛

      3.癰疽腫痛

      4.瘡瘍潰后久不收口以及一

      切瘀滯痛癥

      煎服,3-10g,外用適量。

      胃弱者慎用,孕婦及無瘀滯者忌用。

      五靈

      鼯鼠科動物復(fù)齒鼯鼠苦、咸、甘,溫

      的干燥糞便肝經(jīng)

      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

      1.瘀血阻滯痛證

      2.瘀血阻滯出血證

      煎服,3-10g,宜包煎。

      血虛無瘀及孕婦慎用。

      人參畏五靈脂。

      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5-15g。

      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反藜蘆。

      孕婦慎用。

      類型

      調(diào)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活血調(diào)經(jīng)

      應(yīng)用

      1.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

      滯腹痛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積

      調(diào)

      經(jīng)

      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干

      丹參燥根及根莖,春秋兩

      季采挖

      苦,微寒

      心、心包、肝經(jīng)

      祛瘀止痛

      涼血消癰

      除煩安神

      文檔

      8

      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證

      3.瘡癰腫毒

      4.熱病煩躁神昏,心悸失眠

      1.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滯腹

      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

      紅花花,夏收開花,花

      由黃轉(zhuǎn)為鮮紅時采摘

      辛,溫

      心、肝經(jīng)

      活血通經(jīng)

      祛瘀止痛

      2.癥瘕積聚

      3.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脅痛

      4.跌打損傷,瘀滯腫痛

      5.瘀滯斑疹暗

      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

      桃仁

      的干燥成熟種子,6-7

      月果實(shí)成熟時采摘,

      取出種子,曬干

      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

      益母

      新鮮或干燥地上部辛、苦,微寒

      分,夏季莖葉茂盛,心、肝、膀胱經(jīng)

      花未開或初開時采割

      苦、甘,平,有

      小毒

      心、肝、大腸經(jīng)

      活血祛瘀

      潤腸通便

      止咳平喘

      1.瘀血阻滯諸證

      2.肺癰,腸癰

      3.腸燥便秘

      4.咳嗽氣喘

      1.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經(jīng)行不暢、

      活血調(diào)經(jīng)

      利水消腫

      清熱解毒

      產(chǎn)后惡露不盡、瘀滯腹痛10-30g,煎服,或熬膏,入丸劑。

      煎服,3-10g,外用適量。

      孕婦忌用,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此外,可用于回、瘀阻頭痛、眩

      暈、中風(fēng)偏癱、喉痹、目赤腫痛等

      證。

      煎服,5-10g,搗碎用;

      桃仁霜入湯劑宜包煎。

      孕婦忌用。便溏者慎用。

      本品有毒,不可過量。

      2.水腫,小便不利(水瘀互阻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外洗。

      3.跌打損傷,瘡癰腫毒,皮膚癮無瘀滯及陰虛血少者忌用。

      1.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滯腹

      唇形科植物毛葉地瓜

      澤蘭

      兒苗的干燥地上部苦、辛,微溫

      分,夏秋兩季莖葉茂肝、脾經(jīng)

      盛時采割

      文檔

      活血調(diào)經(jīng)

      利水消腫

      2.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瘡癰腫

      3.水腫、腹水

      煎服,10-15g,外用適量。

      血虛及無瘀滯者慎用。

      雞血

      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

      燥藤莖,秋冬兩季采

      莧科植物牛膝(懷牛

      膝)和川牛膝(甜牛

      苦、微甘,溫

      肝、腎經(jīng)

      行血補(bǔ)血

      調(diào)經(jīng)

      舒筋活絡(luò)

      活血通經(jīng)

      補(bǔ)肝腎

      強(qiáng)筋骨

      利水通淋

      引火(血)

      下行

      活血通經(jīng)

      下消癰

      利尿通淋

      功效

      1.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閉經(jīng)

      2.風(fēng)濕痹痛、手足麻木,肢體癱

      瘓血虛萎黃

      1.瘀血阻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經(jīng)行腹

      痛、胞衣不下,跌打傷痛

      2.腰膝酸痛,下肢痿軟

      3.淋證,水腫,小便不利

      4.頭痛,眩暈,齒痛,口舌生瘡,

      吐血,衄血

      1.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難產(chǎn)

      2.產(chǎn)后汁不下,癰腫痛

      3.熱淋,血淋,石淋

      應(yīng)用

      煎服,10-30g。

      或浸酒服,或熬膏服。

      煎服,6-15g。

      活血通經(jīng)、利水通淋、引火(血)

      下行

      宜生用。

      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宜酒炙用。

      牛膝

      膝)的根,懷牛膝主苦、甘、酸,平

      產(chǎn)河南,川牛膝主產(chǎn)肝、腎經(jīng)

      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冬季苗枯時采挖

      王不

      留行

      類型藥名

      石竹科植物麥藍(lán)菜的苦,平

      干燥成熟種子

      藥用來源

      肝、胃經(jīng)

      性味歸經(jīng)

      煎服,5-10g,外用適量。

      孕婦慎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

      內(nèi)服,多入丸、散,研末服,每次

      血竭

      棕櫚科植物麒麟竭的

      果實(shí)滲出的樹脂經(jīng)加

      工制成

      甘、咸,平

      肝經(jīng)

      活血定痛

      化瘀止血

      斂瘡生肌

      1.跌打損傷,瘀滯心腹疼痛

      2.外傷出血

      3.瘡瘍不斂

      1-2g。

      外用適量,研末外敷。

      無瘀血者不宜用,孕婦及月經(jīng)期患

      者忌用

      鱉蠊科昆蟲地鱉或冀

      土鱉

      地鱉雌蟲干燥體,用咸,寒,有小毒

      沸水燙死,曬干或烘肝經(jīng)

      文檔

      1.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瘀腫疼

      破血逐瘀

      續(xù)筋接骨

      2.血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積

      聚痞塊

      3

      煎服,3-10g。研末服,1-1.5g,黃

      酒送服。外用適量。

      孕婦忌服。

      0.3-0.6g,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研

      馬錢科植物馬錢的干

      馬錢

      燥成熟種子,冬季果苦,寒,有大毒

      實(shí)成熟時采收,炮制肝、脾經(jīng)

      后入藥

      散結(jié)消腫

      通絡(luò)止痛

      1.跌打損傷,骨折腫痛

      2.癰疽瘡毒,咽喉腫痛

      3.風(fēng)濕頑痹,麻木癱瘓

      末調(diào)涂。

      內(nèi)服不宜生用及多服久服。本品所

      含有毒成分能被皮膚吸收,故外用

      亦不宜大面積涂敷。孕婦禁用,體

      虛者忌用。

      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

      三棱的干燥塊莖,冬季至

      次春,挖取塊莖

      辛、苦,平

      肝、脾經(jīng)

      破血行氣

      消積止痛

      1.癥瘕積聚,經(jīng)閉,心腹瘀痛

      2.食積脘腹脹痛

      三棱偏于破血,莪術(shù)偏于破氣

      1.癥瘕積聚,經(jīng)閉,心腹瘀痛

      姜科植物蓬莪術(shù)或溫

      莪術(shù)郁金、廣西莪術(shù)的干

      燥根莖

      辛、苦,溫

      肝、脾經(jīng)

      破血行氣

      消積止痛

      2.食積脘腹脹痛

      本品既破血祛瘀,又消腫止痛,

      可用于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

      與其他祛瘀療傷藥同用。

      水蛭科動物螞蟥、水

      蛭或柳葉螞蟥的干燥咸、苦,平,有

      水蛭全體,夏秋季捕捉,小毒

      沸水燙死,生用,或肝經(jīng)

      用滑石粉燙后用

      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

      斑蝥蝥或黃黑小斑蝥的干

      燥體,夏秋二季于清

      辛,熱,有大毒

      肝、腎、胃經(jīng)

      破血逐瘀

      散結(jié)消癥

      攻毒蝕瘡

      文檔

      煎服,3-10g。

      醋制后可加強(qiáng)祛瘀止痛作用。

      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忌用。

      煎服,3-15g。

      醋制后可加強(qiáng)祛瘀止痛作用。外用

      適量。

      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忌用。

      煎服,1.5-3g,研末服,0.3-0.5g。

      5

      破血通經(jīng)

      逐瘀消癥

      1.血瘀經(jīng)閉,癥瘕積聚

      2.跌打損傷,心腹疼痛

      以入丸、散或研末服為宜。

      或以鮮活者放置于瘀腫局部吸血消

      瘀。

      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忌用。

      1.癥瘕,經(jīng)閉

      2.癰疽惡瘡,頑癬,瘰疬

      內(nèi)服多入丸散,0.03-0.06g,外用適

      量。

      研末敷貼,或酒、醋浸涂,或作發(fā)

      晨露水未干時捕捉泡用。

      內(nèi)服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參

      以緩毒性。

      內(nèi)服宜慎,應(yīng)嚴(yán)格掌握劑量,體弱

      忌用,孕婦禁用。外用對皮膚、黏

      膜有很強(qiáng)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皮膚

      發(fā)紅、灼熱、起泡,甚至腐爛,故

      不宜久敷和大面積使用。

      活血消癥1.癥瘕,經(jīng)閉

      2.風(fēng)濕痹痛,中風(fēng)癱瘓

      3.產(chǎn)后汁不下

      4.癰腫瘡毒,瘰疬

      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

      孕婦慎用。

      癰腫已潰者忌用。

      穿山

      鯪鯉科動物穿山甲的咸,微寒

      鱗甲肝、胃經(jīng)

      通經(jīng)

      消腫排膿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藥【20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文檔

      煎服,3-10g,一般宜制過用。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

      塊莖,夏秋二季莖葉

      半夏茂盛時采挖,一般用

      姜汁、明礬制過入煎

      辛,溫,有毒

      脾、胃、肺經(jīng)

      燥濕化痰

      降逆止嘔

      消痞散結(jié)

      外用消腫止

      1.濕痰,寒痰證

      2.嘔吐

      3.心下痞,結(jié)胸,梅核氣

      4.癭瘤,痰核,癰疽腫毒,

      毒蛇咬傷

      姜半夏長于降逆止嘔,法半夏長于

      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曲則有化痰

      消食之功,竹瀝半夏能清化熱痰,

      主治熱痰、風(fēng)痰之證。

      外用適量。

      反烏頭(川烏、草烏、附子)。

      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慎用。

      天南星科植物天南

      燥濕化痰

      苦、辛,溫,有毒

      肺、肝、脾經(jīng)

      祛風(fēng)解痙

      外用散結(jié)消

      燥濕化痰

      祛風(fēng)止痙

      止痛

      解毒散結(jié)

      1.濕痰,寒痰證

      2.風(fēng)痰眩暈,中風(fēng),癲癇,煎服,3-10g,多制用,外用適量。

      破傷風(fēng)

      3.癰疽腫痛,蛇蟲咬傷

      1.中風(fēng)痰壅,口眼渦斜,

      驚風(fēng)癲癇,破傷風(fēng)

      2.痰厥頭痛,眩暈

      3.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煎服,3-5g,研末服0.5-1g,宜炮制

      后用。

      外用適量。

      本品辛溫燥烈,陰虛血虛動風(fēng)或熱

      盛動風(fēng)者、孕婦均不宜用。

      煎服,3-6g。

      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服,或作發(fā)泡用。

      本品辛溫走散,耗氣傷陰,久咳肺

      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潰瘍、

      出血者及皮膚過敏者忌用,用量不

      陰虛燥痰及孕婦忌用。

      天南星星、異葉天南星或東

      北天南星的塊莖

      7

      禹白附

      白芥子

      天南星科草本植物獨(dú)

      角蓮的塊莖,秋季采辛、甘,溫,有毒

      挖,用硫磺熏1-2次,胃、肝經(jīng)

      曬干

      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

      種子,夏末秋初,果辛,溫

      實(shí)成熟時割取全株,肺、胃經(jīng)

      曬干后打下種子

      溫肺化痰

      利氣散結(jié)

      通絡(luò)止痛

      1.寒痰喘咳,懸飲

      2.陰疽流注,肢體麻木,

      關(guān)節(jié)腫痛(善除‘皮里膜外’

      之痰)

      文檔

      宜過大。

      1.咳喘痰多,痰飲蓄結(jié),

      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歐

      旋覆花

      亞旋覆花的頭狀花苦、辛、咸,微溫

      序,夏秋二季花開時肺、胃經(jīng)

      采收

      降氣化痰

      降逆止嘔

      胸膈痞滿

      2.噫氣,嘔吐

      本品配香附等還可治氣血

      不和之胸脅痛,如香附旋覆

      花湯

      蘿藦科植物柳葉白前

      白前或芫花葉白前的根莖

      及根,秋季采挖

      膽南星

      類型藥名

      辛、苦,微溫

      肺經(jīng)

      煎服,3-10g,本品有絨毛,易刺激

      咽喉作癢而致嗆咳嘔吐,故宜包煎。

      陰虛勞嗽,津傷燥咳者忌用。

      降氣化痰1.咳嗽痰多,氣喘煎服,3-10g,或入丸、散。

      天南星用牛膽汁拌制苦、微辛,涼

      而成的加工品

      藥用來源

      肝、膽經(jīng)

      性味歸經(jīng)

      清熱化痰

      息風(fēng)定驚

      功效

      清熱化痰

      散結(jié)消癰

      清熱化痰

      潤肺止咳

      散結(jié)消腫

      文檔

      1.中風(fēng)、癲癇、驚風(fēng)、頭風(fēng)

      眩暈、痰火喘咳等證

      應(yīng)用

      1.風(fēng)熱、痰熱咳嗽

      煎服,1.5-6g。

      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3-10g。

      浙貝母

      百合科植物浙貝母的苦,寒

      鱗莖肺、心經(jīng)

      2.瘰疬,癭瘤,癰瘡毒,反烏頭。

      肺癰

      1.虛勞咳嗽、肺熱燥咳

      2.瘰疬,癰,肺癰

      脾胃虛寒及有濕痰者不宜用。

      煎服,3-10g,研末服1-2g。

      反烏頭。

      脾胃虛寒及有濕痰者不宜用。

      百合科植物川貝母、

      苦、甘,微寒

      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

      肺、心經(jīng)

      或梭砂貝母的鱗莖,5

      夏秋二季采挖,曬干

      葫蘆科植物恬樓和雙

      瓜蔞

      邊恬樓的成熟果實(shí)。甘、微苦,寒

      秋季采收,將殼與種肺、胃、大腸經(jīng)

      子分別干燥

      清熱化痰

      寬胸散結(jié)

      潤腸通便

      1.痰熱咳喘

      2.胸痹、結(jié)胸

      3.肺癰,腸癰,癰

      4.腸燥便秘

      1.咳嗽痰多,胸悶不暢

      2.咽喉腫痛,失音

      3.肺癰吐膿

      煎服,全瓜蔞10-20g,瓜蔞皮6-12g,

      瓜蔞仁10-15g打碎入煎。

      本品甘寒而滑,脾虛便溏者及寒痰、

      濕痰證忌用。

      反烏頭。

      煎服,3-10g,或入丸、散。

      本品性升散,凡氣機(jī)上逆,嘔吐、

      嗆咳、眩暈、陰虛火旺咳血等不宜

      桔梗科植物桔梗的

      桔梗根。秋季采挖,放清

      水中浸2-3小時

      宣肺

      苦、辛,平

      肺經(jīng)

      祛痰

      利咽

      排膿

      本品又可宣開肺氣而通二用,胃、十二指腸潰瘍者慎服。

      便,用治癃閉,便秘

      1.肺熱咳嗽,痰熱心煩不寐

      用量過大易致惡心嘔吐。

      禾本科植物青稈竹、

      竹茹大頭典竹或淡竹的莖

      的中間層

      甘,微寒

      肺、胃經(jīng)

      清熱化痰

      除煩止嘔

      2.胃熱嘔吐,妊娠惡阻煎服,6-10g。

      本品還有涼血止血作用,可生用清化痰熱,姜汁炙用止嘔。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

      1.咳嗽氣喘煎服,3-10g,宜打碎入煎,或入丸、

      散。

      薔薇科植物山杏,西

      伯利亞杏,東北杏或

      苦杏仁杏的成熟種子,夏季

      采收成熟果實(shí),除去

      果肉及核殼

      苦,微溫,有小毒

      肺、大腸經(jīng)

      止咳平喘

      潤腸通便

      2.腸燥便秘

      此外本品外用尚可治蟯蟲陰虛咳喘及大便溏瀉者忌用。

      病,外陰瘙癢用量不宜過大,嬰兒慎用。

      8

      文檔

      唇形科植物紫蘇的成

      紫蘇子熟果實(shí),秋季果實(shí)成

      熟時采收,曬干

      百部科植物直立百

      百部部,蔓生百部或?qū)θ~

      百部的塊根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

      桑白科植物桑的根

      皮,秋末葉落時至次

      桑白皮春發(fā)芽前挖根,刮去

      黃棕粗皮,剝?nèi)「?/p>

      辛,溫

      肺、大腸經(jīng)

      降氣化痰

      止咳平喘

      潤腸通便

      1.咳喘痰多

      2.腸燥便秘

      1.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癆

      煎服,5-10,煮粥食或入丸、散。

      陰虛喘咳及脾虛便溏者慎用。

      甘、苦,微溫

      肺經(jīng)

      潤肺止咳

      殺蟲滅虱

      咳嗽煎服,5-15g,外用適量。

      2.蟯蟲,滴蟲,頭虱及久咳虛嗽宜蜜炙用。

      疥癬

      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

      1.肺熱咳喘

      (常配地骨皮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

      甘,寒

      肺經(jīng)

      宣肺平喘

      利水消腫

      2.水腫

      有清肝降壓止血之功,可治

      衄血、咯血及肝陽肝火偏旺

      之高血壓癥

      煎服,5-15g。

      瀉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虛

      咳嗽宜蜜炙用。

      皮,曬干切絲

      十字花科植物獨(dú)行菜

      (北葶藶)或播娘蒿

      葶藶子(南葶藶)的成熟種

      子,夏季果實(shí)成熟時

      采割植株

      菊科植物款冬的花

      款冬花蕾。12月或地凍前當(dāng)

      花尚未出土?xí)r采挖,

      辛、微苦,溫

      肺經(jīng)

      潤肺下氣

      止咳化痰

      文檔

      苦、辛,大寒

      肺、膀胱經(jīng)

      宣肺平喘

      利水消腫

      1.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臥

      2.水腫,懸飲,胸腹積水,煎服,5-10g,研末服,3-6g。

      小便不利

      8

      1.咳嗽氣喘

      煎服,5-10g。

      外感暴咳宜生用,內(nèi)傷久咳宜炙用。

      除去花梗

      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

      紫菀

      根莖。春秋二季采挖,苦、辛、甘,微溫潤肺化痰止

      除去有節(jié)的根莖,編肺經(jīng)

      成辮狀曬干

      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成

      熟種子,秋季種子成甘、苦、澀,平,

      白果熟時采收,除去肉質(zhì)有毒

      外種皮,稍蒸或略煮肺經(jīng)

      后烘干

      十四、安神藥【7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清心鎮(zhèn)驚

      安神解毒

      文檔

      1.咳嗽有痰

      煎服,5-10g。

      外感暴咳生用,肺虛久咳蜜炙用。

      煎服,5-10g,搗碎。

      斂肺化痰定

      止帶縮尿

      本品有毒,不可多用,小兒尤當(dāng)注

      1.哮喘痰嗽意。

      2.帶下,白濁,尿頻,遺尿過食可致中毒,出現(xiàn)腹痛、吐瀉、

      發(fā)熱、紫紺以及昏迷、抽搐,嚴(yán)重

      者呼吸麻痹而死亡。

      應(yīng)用

      1.心神不寧,心悸,失眠

      2.驚風(fēng),癲癇

      3.瘡瘍腫毒,咽喉腫毒,

      用法用量及注意

      內(nèi)服,只宜入丸、散服,每次0.1-0.5g。

      外用適量,入藥只宜生用,忌火煅。

      內(nèi)服不可過量或持續(xù)服用,孕婦及肝

      鎮(zhèn)

      硫化物類礦物辰砂族甘,微寒

      朱砂辰砂,主含硫化汞,有毒

      (HgS),取純凈者,心經(jīng)

      4

      研成極細(xì)粉末,晾干

      或40℃下干燥

      鎮(zhèn)驚安神

      磁石

      氧化物類礦物尖晶石咸,寒

      族磁鐵礦心、肝、腎經(jīng)

      平肝潛陽

      聰耳明目

      納氣平喘

      口舌生瘡功能不全者禁服。

      1.心神不寧,驚悸,失眠,

      癲癇

      2.頭暈?zāi)垦?/p>

      3.耳鳴耳聾,視物昏花

      4.腎虛氣喘

      1.心神不寧,心悸失眠,

      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

      入丸、散,每次1-3g。

      因吞服后不易消化,如入丸散,不可

      多服,脾胃虛弱者慎用。

      古代大型哺類動物

      龍骨

      象類、三趾馬類、犀甘、澀,平

      類、鹿類、牛類等骨心、肝、腎經(jīng)

      骼的化石

      鎮(zhèn)驚安神

      平肝潛陽

      收斂固澀

      驚癇癲狂

      2.肝陽眩暈

      3.滑脫諸證

      4.濕瘡癢疹,瘡瘍久潰不斂

      1.心神不寧,心悸失眠,

      煎服,15-30g,宜先煎,外用適量。

      鎮(zhèn)驚安神,平肝潛陽多生用。

      收斂固澀宜煅用。

      濕熱積滯者不宜使用。

      鎮(zhèn)

      古代松科植物,如楓

      琥珀

      樹、松樹的樹脂埋藏

      地下經(jīng)年久轉(zhuǎn)化而成

      的化石樣物質(zhì)

      4

      甘,平

      心、肝、膀胱

      經(jīng)

      鎮(zhèn)驚安神

      活血散瘀

      利尿通淋

      驚風(fēng),癲癇

      2.痛經(jīng)經(jīng)閉,心腹刺痛

      ,癥瘕積聚

      3.淋證,癃閉

      研末沖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

      外用適量,不入煎劑。

      忌火煅。

      養(yǎng)

      鼠李科植物酸棗的干

      酸棗仁

      燥成熟種子,秋末冬甘、酸,平

      初采收成熟果實(shí),收心、肝、膽經(jīng)

      集種子,曬干

      養(yǎng)心益肝

      安神

      斂汗

      生津

      (無潤腸作

      文檔

      1.心悸失眠

      2.自汗、盜汗

      本品味酸而收斂,有斂陰生

      津止渴之功,還可用治傷津

      口渴咽干

      煎服,9-15g。

      研末吞服,每次1.5-2g

      本品炒后質(zhì)脆易碎,便于煎出有效成

      分,可增強(qiáng)療效。

      3

      用)常與生地、麥冬、天花粉等

      養(yǎng)陰生津藥同用

      1.心悸失眠

      柏科植物側(cè)柏的干燥甘,平

      柏子仁成熟種仁,秋冬二季心、腎、大腸

      采收成熟種子,曬干經(jīng)

      養(yǎng)心安神

      潤腸通便

      2.腸燥便秘煎服,3-9g。

      本品甘潤,可滋補(bǔ)陰液,還大便溏者宜用柏子仁霜代替柏子仁。

      可用治陰虛盜汗、小兒驚癇便溏及多痰者慎用。

      1.失眠多夢,心悸怔忡,

      遠(yuǎn)志科植物遠(yuǎn)志或卵

      遠(yuǎn)志葉遠(yuǎn)志的干燥根春秋

      二季采挖,曬干

      苦、辛,溫

      心、腎、肺經(jīng)

      安神益智

      祛痰開竅

      消散癰腫

      健忘

      2.癲癇驚狂

      3.咳嗽痰多

      4.癰疽瘡毒,房腫痛,

      喉痹

      煎服,3-9g,外用適量。

      化痰止咳宜炙用。

      凡實(shí)熱或痰火內(nèi)盛者,以及有胃潰瘍

      或胃炎者慎用。

      十五、平肝熄風(fēng)藥【11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

      鮑科動物雜鮑、皺

      石決明紋盤鮑、羊鮑、澳洲

      鮑、耳鮑或白鮑的貝

      性味歸經(jīng)

      咸,寒

      肝經(jīng)

      功效

      平抑肝陽

      清肝明目

      文檔

      應(yīng)用

      1.肝陽上亢,頭暈?zāi)垦#?/p>

      2.目赤,翳障,視物昏花

      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3~15g,打碎先煎。

      平肝清肝生用,外用點(diǎn)眼煅

      用、水飛。

      3

      牡蠣科動物長牡蠣、

      牡蠣大連灣牡蠣或近江牡

      蠣貝殼

      重鎮(zhèn)安神

      咸,微寒

      肝、膽、腎經(jīng)

      平肝潛陽

      軟堅散結(jié)

      收斂固澀

      平肝潛陽

      重鎮(zhèn)降逆

      涼血止血

      1.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2.肝陽上亢,頭暈?zāi)垦?/p>

      3.痰核、瘰疬、癭瘤、癥瘕

      4.滑脫諸證

      1.肝陽上亢,頭暈?zāi)垦?/p>

      2.嘔吐,嘔逆,噫氣

      3.氣逆喘息

      4.血熱吐衄,崩漏

      1.肝風(fēng)內(nèi)動,驚癇抽搐,

      2.肝陽上亢,頭暈?zāi)垦!?/p>

      3.肝火上炎,目赤咽痛。

      4.溫?zé)岵褵嵘窕?,熱毒發(fā)斑

      1.熱病神昏。

      2.小兒驚風(fēng),癲癇。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煎服,9~30g,打碎先煎。

      收斂固澀煅用,其他生用。

      氧化物類礦物剛玉族

      代赭石赤鐵礦,主含三氧化

      二鐵(Fe

      2

      O

      3

      煎服,10~30g,打碎先煎,

      入丸、散。

      孕婦慎用。

      含砷,不宜長期服用。

      煎服,1~3g,單煎2小時以

      上。

      磨汁或磨粉,每次0.3~0.6g。

      苦,寒

      肝、心經(jīng)

      羚羊角

      ??苿游锶恿缪虻南?,寒

      角肝、心經(jīng)

      平肝息風(fēng)

      清肝明目

      清熱解毒

      風(fēng)

      牛黃

      牛科動物牛干燥的膽苦,涼

      結(jié)石心、肝經(jīng)

      化痰開竅

      涼肝息風(fēng)

      清熱解毒

      入丸、散,每次0.15~0.35g。

      3.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痛,非熱證不宜用,孕婦慎用。

      癰疽疔毒

      8

      鉤藤

      茜草科植物鉤藤、大

      葉鉤藤、毛鉤藤、華甘,涼

      鉤藤或無柄果鉤藤的肝、心包經(jīng)

      干燥帶鉤莖枝

      清熱平肝

      息風(fēng)止痙

      1.頭痛、眩暈

      2.肝風(fēng)內(nèi)動、驚癇抽搐

      煎服,3~12g,煎劑后下。

      文檔

      天麻

      蘭科植物天麻的干燥甘,平

      塊莖肝經(jīng)

      息風(fēng)止痙

      平抑肝陽

      祛風(fēng)通絡(luò)

      1.肝風(fēng)內(nèi)動,驚癇抽搐。

      2.眩暈,頭痛煎服,3~9g,研末沖服,每次

      3.肢體麻木,手足不遂,風(fēng)濕1~1.5g。

      痹痛

      1.高熱驚癇,癲狂

      2.氣虛血滯,半身不遂

      3.痹癥

      4.肺熱哮喘

      5.小便不利,尿閉不通

      煎服,4.5~9g,鮮品10~20g,

      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適

      量。

      鉅蚓科動物參環(huán)毛咸,寒

      地龍蚓、通俗環(huán)毛蚓或櫛肝、脾、膀胱

      盲環(huán)毛蚓的干燥體經(jīng)

      清熱息風(fēng)

      通絡(luò)

      平喘

      利尿

      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文檔

      全蝎

      鉗蝎科動物東亞鉗辛,平,有毒

      蝎的干燥體肝經(jīng)

      息風(fēng)鎮(zhèn)驚

      攻毒散結(jié)

      通絡(luò)止痛

      1.痙攣抽搐

      2.瘡瘍腫毒,瘰疬結(jié)核

      3.風(fēng)濕頑痹

      4.頑固性偏正頭痛

      1.痙攣抽搐

      2.瘡瘍腫毒,瘰疬結(jié)核

      3.風(fēng)濕頑痹

      4.頑固性頭痛

      1.驚癇抽搐

      煎服,3~6g,研末吞服0.6~1g,

      外用適量。有毒不宜過量,孕婦慎

      用。

      風(fēng)

      蜈蚣

      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辛,溫,有毒

      蜈蚣的干燥體肝經(jīng)

      息風(fēng)鎮(zhèn)驚

      攻毒散結(jié)

      通絡(luò)止痛

      煎服,3~5g,研末沖服每次

      0.6~1g,外用適量。

      8

      僵蠶

      類型藥名

      蠶蛾科昆蟲家蠶

      4~5齡的幼蟲感染咸、辛,平

      白僵菌而致死的干肝、肺、胃經(jīng)

      燥體

      息風(fēng)止痙

      祛風(fēng)止痛

      化痰散結(jié)

      2.風(fēng)中經(jīng)絡(luò),口眼渦斜

      3.風(fēng)熱頭痛,目赤咽痛,

      4.風(fēng)疹瘙癢

      5.痰核,瘰疬

      煎服,5~9g,研末吞服每次

      1~1.5g。

      散風(fēng)熱生用,其他多制用。

      十六、開竅藥【2味】:

      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文檔

      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1.閉證神昏

      鹿科動物林麝、馬

      麝香

      麝或原麝成熟雄辛,溫

      性香囊中的干燥心,脾經(jīng)

      分泌物

      開竅醒神

      活血通經(jīng)

      消腫止痛

      2.瘡瘍腫毒,瘰疬痰核,咽喉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

      腫痛適量。

      3.瘀血經(jīng)閉,癥瘕,心腹爆痛,不宜入煎劑。

      跌打損傷,風(fēng)寒濕痹

      4.難產(chǎn),死胎,胞衣不下

      1.痰蒙清竅,神志昏迷

      孕婦禁用。

      2

      石菖蒲

      天南星科植物石辛、苦,溫

      菖蒲的干燥根莖心、胃經(jīng)

      開竅醒神

      化濕和胃

      寧神益志

      2.濕阻中焦,脘腹痞滿,脹悶

      疼痛

      3.噤口痢

      4.健忘,失眠,耳鳴,耳聾

      十七、補(bǔ)虛藥【37味】: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大補(bǔ)元?dú)?/p>

      文檔

      煎服:3~9g。鮮品加倍。

      應(yīng)用

      1.元?dú)馓撁撟C

      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3~9g,挽救虛脫時可用

      人參五加科植物人參的甘、微苦,微溫

      根肺、脾、心經(jīng)補(bǔ)脾益肺

      生津

      安神益智

      2.肺脾心腎氣虛證15~30g。

      3.熱病氣虛津傷口渴及消渴宜文火另煎分次兌服。

      癥野山參研末吞服。

      不宜與藜蘆同用。

      西洋參

      五加科植物西洋參

      的根

      桔??浦参稂h參、

      甘、微苦,涼

      肺、心、腎、脾

      經(jīng)

      甘、平

      脾,肺經(jīng)

      補(bǔ)氣養(yǎng)陰

      清熱生津

      補(bǔ)脾益氣

      補(bǔ)血

      生津

      補(bǔ)氣健脾

      生津潤肺

      1.氣陰兩傷證

      2.肺氣虛及肺陰虛證

      3.熱病氣虛津傷口渴及消渴

      1.脾肺氣虛證

      2.氣血兩虛證

      3.氣津兩傷證

      1.補(bǔ)氣健脾

      2.生津止渴

      1.脾氣虛證

      另煎兌服,3~6g。

      不宜與藜蘆同用。

      黨參素花黨參或川黨參

      的根

      煎服,9~30g。

      不宜與藜蘆同用。

      太子參

      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甘、微苦,平

      繁縷的塊根脾、肺經(jīng)

      煎服,9~30g。

      補(bǔ)氣健脾

      豆科植物蒙古黃芪甘,微溫

      或膜莢黃芪的根脾、肺經(jīng)

      升陽舉陷

      益衛(wèi)固表

      利尿消腫

      托毒生肌

      2.肺氣虛證

      3.氣虛自汗

      4.氣血兩虛,瘡瘍難潰難腐,

      或潰久難斂

      煎服,9~30g。

      蜜制科增加其補(bǔ)中益氣的作用。

      黃芪

      白術(shù)

      菊科植物白術(shù)的根甘、苦,溫

      莖脾、胃經(jīng)

      益氣健脾

      燥濕利水

      止汗

      文檔

      1.脾氣虛證

      2.氣虛自汗

      3.脾虛胎動不安

      煎服,6~12g。

      炒用科增強(qiáng)補(bǔ)氣健脾止瀉的作

      用。

      安胎

      益氣養(yǎng)陰

      補(bǔ)脾肺腎

      固精止帶

      1.脾虛證

      2.肺虛證

      3.腎虛證

      4.消渴氣陰兩虛證

      1.心氣不足,脈結(jié)代,心動悸

      補(bǔ)脾益氣

      豆科植物甘草、脹甘,平

      甘草果甘草或光果甘草心、肺、脾、胃

      的根及根莖經(jīng)

      祛痰止咳

      緩急止痛

      清熱解毒

      調(diào)和諸藥

      2.脾氣虛證

      3.咳喘

      4.脘腹部、四肢攣急疼痛

      5.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食

      中毒

      6.調(diào)和藥性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文檔

      山藥

      薯蕷科植物薯蕷的甘,平

      根莖脾、肺、腎經(jīng)

      煎服,15~30g。

      麩炒科增強(qiáng)補(bǔ)脾止瀉的作用。

      煎服,1.5~9g。

      生用性微寒,可清熱解毒;蜜炙

      藥性微溫,并可增強(qiáng)補(bǔ)益心脾之

      氣和潤肺止咳的作用。

      應(yīng)用用法用量及注意

      脊椎動物鹿科梅花鹿

      鹿茸

      或馬鹿等雄性頭上尚甘、咸,溫

      未骨化而帶絨毛的幼腎、肺經(jīng)

      補(bǔ)腎陽

      益精血

      強(qiáng)筋骨

      調(diào)沖任

      托瘡毒

      1.腎陽虛衰,精血不足證

      2.腎虛骨弱,腰弱無力或小兒五

      3.婦女沖任虛寒,崩漏帶下

      4.瘡瘍久潰不斂,陰疽瘡腫內(nèi)陷

      不起

      1.腎陽虛衰,陽痿尿頻,

      腰膝無力

      2.風(fēng)寒濕痹,肢體麻木

      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宜從小量開始,緩緩增加,不

      可驟然用大量,以免陽升風(fēng)動,

      頭暈?zāi)砍啵騻巹友?/p>

      發(fā)熱者均當(dāng)忌用。

      小檗科植物羊藿和

      箭葉羊藿或柔毛

      羊藿等的全草

      辛、甘,溫

      腎,肝經(jīng)

      補(bǔ)腎壯陽

      祛風(fēng)除濕

      煎服,3~15g。

      陰虛火旺者不宜。

      煎服,10-15g。

      補(bǔ)

      杜仲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甘,溫

      皮肝、腎經(jīng)

      補(bǔ)肝腎

      強(qiáng)筋骨

      安胎

      1.腎虛腰痛及各種腰痛

      2.胎動不安,習(xí)慣性墮胎

      炒用破壞其膠質(zhì),更利于有效

      成分煎出,故比生用效果好。

      本品為溫補(bǔ)之品,陰虛火旺者

      慎用。

      11

      續(xù)斷

      川續(xù)斷植物川續(xù)斷的

      干燥根

      苦,辛,微

      肝、腎經(jīng)

      補(bǔ)益肝腎

      強(qiáng)筋健骨

      止血安胎

      療傷續(xù)折

      補(bǔ)腎益精

      養(yǎng)肝明目

      止瀉、安胎

      文檔

      1.陽痿不舉,遺精遺尿

      2.腰膝酸軟,寒濕痹痛

      3.崩漏下血,胎動不安

      4.跌打損傷,筋傷骨折

      1.腎虛腰痛,陽痿遺精,

      2.尿頻,宮冷不孕

      3.肝腎不足,目暗不明

      煎服,9-15g,或入丸、散,外

      用適量研末敷。崩漏下血宜炒

      用。

      風(fēng)濕熱痹者忌用。

      煎服,10-20g。

      本品為平補(bǔ)之藥,但偏補(bǔ)陽。

      陰虛火旺,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

      菟絲

      旋花科植物菟絲子的

      成熟種子

      辛、甘,平

      腎、肝、脾

      經(jīng)

      4.脾腎陽虛,便溏泄瀉

      5.腎虛胎動不安

      巴戟

      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

      辛、甘,微

      肝、腎經(jīng)

      補(bǔ)腎助陽

      祛風(fēng)除濕

      補(bǔ)腎壯陽

      補(bǔ)骨

      豆科植物補(bǔ)骨脂的成苦、辛,溫

      熟果實(shí)脾、腎經(jīng)

      固精縮尿

      溫脾止瀉

      納氣平喘

      甘、寒,溫

      健康產(chǎn)婦的胎盤肺、肝、腎

      經(jīng)

      1.陽痿不舉,宮冷不孕,

      2.小便頻數(shù)

      3.風(fēng)濕腰膝疼痛,腎虛要膝酸軟

      1.腎虛陽痿,腰膝冷痛

      2.腎虛遺精,遺尿,尿頻

      3.脾腎陽虛,五更腎泄

      4.腎不納氣,虛寒喘咳

      1.陽痿遺精,腰酸,頭暈,

      補(bǔ)腎益精

      養(yǎng)血益氣

      2.耳鳴

      3.氣血不足證

      4.肺腎虛喘

      1.腎陽虧虛,精血不足,

      2.陽痿早泄,宮寒不孕,

      肉蓯

      列當(dāng)科植物肉蓯蓉的甘、咸,溫

      帶鱗葉的肉質(zhì)莖腎、大腸經(jīng)

      補(bǔ)腎助陽,

      潤腸通便

      3.腰膝酸痛,痿軟無力

      4.腸燥津枯便秘

      類型藥名藥用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

      補(bǔ)肺益腎

      納氣平喘

      文檔

      赤者不宜服。

      煎服,5-15g。

      陰虛火旺及有熱者不宜服。

      煎服,5-15g。

      本品性質(zhì)溫燥,能傷陰助火。

      陰虛火旺及大便秘結(jié)者忌服。

      1.5-3g,研末裝膠囊服,也可入

      丸、散。

      如用鮮胎盤,每次半個至1個,

      水煮服用。

      煎服,10-15g。

      本品能助陽、滑腸。

      陰虛火旺及大便泄瀉者不宜

      服,腸胃實(shí)熱、大便秘結(jié)者不

      宜服。

      紫河

      應(yīng)用

      1.肺虛咳嗽,腎虛作喘,

      2.虛勞喘咳

      用法用量及注意

      煎服,5-10g,研末每次1-2g,

      日三次,浸酒服用1-2對。

      脊椎動物壁虎動物蛤咸,平

      補(bǔ)

      蛤蚧

      蚧除去內(nèi)臟的干燥體肺、腎經(jīng)11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quán)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