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識:老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現(xiàn)在的人們越來越物質化了,什么都要攀比,其實生活是自己的,過得開不開心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活出真我。
平時練習過無數(shù)次,一上臺表演就掉鏈子,這僅僅是由于緊張嗎?這里面有心理學的深層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在很多重大比賽上,我們都會為這樣的場景而唏噓不已:一名頗有天賦的運動員或團隊,在本可有很大勝算的重大賽事中卻發(fā)揮失常,錯失冠軍的獎杯。在心理學上,人們稱這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行為為運動員的“阻塞現(xiàn)象(choking)”。這個名稱的本意是 “窒息”或“哽咽”,這也是一個頗為形象的比喻:人的運動能力在勝利在望時也會像激動的人一樣因為“哽咽”,而無法自然地發(fā)揮出來了。雖然這種現(xiàn)象是人之常情,但卻有可能對運動員的職業(yè)生涯造成重大的影響。
阻塞現(xiàn)象的存在多半和運動員的水平無關,而是心理上出現(xiàn)了障礙。心理學家仔細對產(chǎn)生阻塞現(xiàn)象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將在關鍵時刻勝利和失敗的個例進行了比較。最終他們找到了罪魁禍首,那就是:想得太多。事情通常是這樣的:當人們開始為自己的表現(xiàn)而緊張時,他們會變得更加在意自己的行為。他們會小心翼翼不犯錯誤,但這可能給他們帶來致命的影響:籃球運動員可能會因為太注重自己的行為而忘記了球的位置。在這一刻,以往流暢的動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運動員的不知所措。
芝加哥大學心理系的西恩?貝洛克(Sian Beilock)教授就致力于解釋這一過程。以高爾夫球為例,對初學者來說,高爾夫球的動作是非常有難度的,觸球的角度,估算球行進的路線,和感受草皮的粗糙度,都要耗費非常多的努力。在這個階段,專注于動作和有意識的思考運動的策略是非常有幫助的。貝洛克教授發(fā)現(xiàn),初學者在推桿時的思考越多,他們擊球入洞的概率也就越高。通過專注于比賽,注意擊球動作的機制,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初學者犯錯誤的概率。
不過對于富有經(jīng)驗的人來說,事情就是另一個樣子了。當高爾夫球員已經(jīng)掌握了擊球的所有動作要領,仔細分析擊球就是一種浪費時間。因為在此時,大腦已經(jīng)可以接管整個工作,自動地計算出最佳的擊球角度和力度。對于這時的運動員來說,他們往往甚至都不能講出自己在動作中到底是怎樣做的,心理學家稱之為“專家失憶癥”。馬里蘭大學的心理學家布萊德利?海特福德(Bradley Hatfield)就曾考察過專業(yè)運動員和初學者在運動中的腦電波,結果發(fā)現(xiàn)初學者的腦電波呈現(xiàn)出很多雜亂無章的波動,顯示出他們正在進行艱難的思考。而專業(yè)運動員的腦電波就格外的平靜,這正是源于大腦自動化的思考過程。
貝洛克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這個觀點。她發(fā)現(xiàn)有經(jīng)驗的高爾夫球手在被強迫思考每個擊球動作時,反而會犯更多的錯誤。這證實了有經(jīng)驗的運動員完全可以依賴大腦的自動處理過程,就可以接近完美。而過多的思考反而會影響他們多年訓練造就的“直覺”。而在最差的情況下,這種干擾帶來的錯誤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使得高壓下的比賽變得更加壓力重重。
不過阻塞現(xiàn)象也并不是無法避免的。兩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心理學家丹尼爾?格其阿迪(Daniel Gucciardi)和 詹姆士?蒂姆克(James Dimmock)就曾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邀請了20位富有經(jīng)驗的高爾夫球手,把他們分成三組。第一組選手被要求在擊桿時想著動作要領,例如“髖部”或“手腕打直”。第二組選手被要求想著一些無關的詞匯,例如“藍色”。第三組選手則被要求思考動作的整體要求,例如“平滑”或“平衡”,而不是動作的具體部分。實驗的結果顯示,三組運動員的表現(xiàn)有所不同:第一組想著具體動作要領的運動員果然更容易受到比賽壓力的影響,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而第三組選手卻并沒有因為思考動作的整體要領而影響發(fā)揮,反而都表現(xiàn)出色。
泰格?伍茲(Tiger Woods)的教練漢克?漢尼(Hank Haney)就曾經(jīng)說,能在大賽中保持清心寡欲什么都不去想才是最難得的事。而泰格伍茲就擁有這樣的能力,能在大賽結束前的最后一刻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而“老虎”本人則說,他在比賽時只想著:“這是我不能放棄的事情,我不會放棄任何事,接受自己但要做到最好?!蔽槠澋南敕ê透衿浒⒌蠈嶒炛械牡谌M運動員一樣,都只思考比賽的整體要領,而不讓過于細節(jié)的思考打斷動作的流暢。所以對每一個運動員來說,在比賽的壓力來臨前想想激勵的話,而不要過度思考細節(jié),或許可以發(fā)揮出更好的成績。
所以說,生活中,不管我們在跟自己獨處還是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其實我們會發(fā)現(xiàn)心理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傾向時一定要及時告訴身邊人或者及時尋找心理醫(yī)生的治療,這樣可以避免麻煩發(fā)生。
推薦內容
-
“美即好效應”與“爛蘋果理論”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高情商的人是很受歡迎的。那么如何做一個情商高的人呢?其實只要懂得一點心理觀察,善于捕捉一些細節(jié),我們...
-
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的研
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員在一項針對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影響家庭的新研究中發(fā)現(xiàn),大腦中可能存在不同的關系,即兒童可能從
-
五問新冠抗原檢測
近期,多款新冠抗原自檢測產(chǎn)品獲批上市,引發(fā)關注。 什么叫抗原檢測,這和人們熟知的核酸檢測有什么區(qū)別?為何要增加這種新檢
-
諾麗果,來自南太平洋島國的“天堂饋贈”?真的假的?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傳播者,但是我們必須清楚一點:在沒有獲得真正證實的消息之前,千萬不能隨意散播謠言,很容易造成以訛傳訛...
-
人會感到空虛的原因以及擺脫方法
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加大,人們現(xiàn)在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到了一個人的心理情況上。確實,每個人的抗壓指數(shù)是有限的,一個平時看著正常的人...
-
心理知識:從心理學上說藍色代表什么
現(xiàn)在的人們越來越物質化了,什么都要攀比,其實生活是自己的,過得開不開心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
-
心理知識:怎樣擺脫宅男生活
現(xiàn)在的人們越來越物質化了,什么都要攀比,其實生活是自己的,過得開不開心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
-
“紅肉吃不得,白肉更健康”?一起來看 這一說法可信嗎?
面對流言,希望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尋找官方回應。而不是著急著把流言傳播出去,畢竟現(xiàn)在網(wǎng)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都出臺了,網(wǎng)絡上傳播謠言...
-
心理知識:女孩咬人是什么心理
現(xiàn)在的人們越來越物質化了,什么都要攀比,其實生活是自己的,過得開不開心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
-
這四種“偽健康”減肥坑,你中了沒有?
<script src="http: tv people com cn img player v js">< script><script>showPlayer({id:" pvservice xml 2022 5 12 124f29b9-5aeb-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