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版|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最好看的久久综合伊人

      中國基因網(wǎng)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nèi)研究 >

      秦伯未論脾辨證

      -

      2022年4月21日發(fā)(作者:百部的功效與作用)

      〔臨床探討〕光明中醫(yī)雜志 1997年第3期

      秦伯未論脾辨證

      孫其新孫其然

          

      (日本 山吉備國際大學(xué) 遼寧中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 (

      110032

      )

      716

      )

        脾統(tǒng)血,主運化,維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

      營養(yǎng),故脾被稱為后天之本。倘脾的運化能力

      不足,則食后作脹,引起肌肉消瘦,精神疲乏。

      脾主中氣,體陰而用陽,陽氣不運,最易濕阻,

      出現(xiàn)胸悶嘔惡,大便泄瀉,肌膚浮腫。并能影

      響其它臟腑的活動,多見脾胃不和、土不生金

      及土克水等證。

      1 脾虛

      特征 不知饑餓,(

      1

      )食后噯氣頻作,(

      2

      )食

      后困倦思睡,(

      3

      )食后脹滯感即欲便,平時便

      (

      4

      )溏,或稍進油膩即大便不成形。

      基礎(chǔ)證 食呆,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等胃

      失和降。

      按語 脾虛=特征+基礎(chǔ)證?胃失和降 

      秦氏認為,脾虛即脾胃薄弱。脾和胃的功能不

      同,但作用是統(tǒng)一的,故土虛上證往往并提。

      病在脾而不在胃,則不知饑餓,食后噯氣頻作,

      食后脹滯感即欲便,平時便溏,或稍進油膩即

      大便不成形。飲食不節(jié),先傷及胃,胃傷而后

      脾病,脾病而胃同時受病,故脾虛多兼見食呆,

      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等胃失和降。

      2 脾虛血少

      特征 面萎黃;膚黃而小便利,目不

      (

      5,6

      )發(fā)黃。

      共征 消瘦,眩暈,心悸等血虛證。

      基礎(chǔ)證 食少,便溏等脾虛證。

      按語 脾虛血少=特征+共征+基礎(chǔ)證?

      脾虛 脾虛,先見食欲不振,食后難化,大便溏

      薄。日久營養(yǎng)缺乏,面萎黃;或一身膚黃

      而小便利,目不發(fā)黃,常伴有消瘦、眩暈、心悸

      等血虛證。前兩節(jié)提到目眩心悸為肝心血虛

      的特征,為何在此又說是血虛的共征?膚萎

      8

      黃而小便利,目不發(fā)黃,伴有眩暈、心悸等,均

      選自原著。筆者理解,在這里目眩、心悸是因

      脾虛血少引起的。對于肝、心來說,仍然是特

      征,說明已累及到肝、心;但對于脾虛血少來

      說,目眩、心悸不是特征,只是一般意義的血虛

      癥狀,故屬于共征范疇。秦氏在其它文中又

      說,血虛癥狀,以心、肝、脾三經(jīng)為多。這樣看

      來,脾血虛已言在其中了。筆者認為,秦氏只

      是間接提及脾血虛,脾血虛的癥狀又少,常常

      含于它證之中,與心肝血虛證比較,獨立性相

      對差一些。而脾虛血少與脾血虛意思相近,并

      點明了病因病機及癥狀特點,便于掌握和應(yīng)

      用,故在此單列探討。面萎黃是由于脾虛而

      引起的血少特征。那可不可稱其為脾陰虛呢?

      關(guān)于脾陰虛的爭論,也是由來已久的。秦氏

      說,中醫(yī)以脾與胃為表里,兩者一陰一陽,一升

      一降,性質(zhì)不同,但作用是統(tǒng)一的。并且慣常

      把腸胃病中熱性、實性的病變屬于胃,虛性、寒

      性歸于脾。筆者認為,這是劃分脾病、胃病的

      原則。脾和胃,一陰一陽,與其相對應(yīng)的,陰虛

      只能有一個,陽虛也只能有一個。如果有兩

      個,其作用怎么能統(tǒng)一?脾和胃性質(zhì)不同,胃

      為陽土,熱證較多,熱又易傷津液,臨床亦稱胃

      陰虛。脾主中氣,最易濕阻,損傷陽氣,故多見

      脾陽虛。筆者注意到,在秦氏論著里,沒有脾

      陰虛、胃陽虛的提法,其傾向是顯而易見的。

      3 中氣虛弱

      特征 中氣不足為胸悶,自覺氣短;(

      7,8

      )

      大便頻,或大便先干后稀,(

      9,10

      )小便黃濁,有

      (

      11,12

      )粉樣沉淀;老人脫。中氣虛弱為神疲困

      倦,懶言聲低,四肢無力,自覺氣短,甚則行動

      (

      13

      )喘促。

      〔臨床探討〕

      基礎(chǔ)證 食少、便溏,面萎黃等脾虛證。

      按語 中氣虛弱=特征+基礎(chǔ)證?脾虛 

      筆者認為,秦氏關(guān)于中氣不足和中氣虛弱的提

      法是有區(qū)別的。中氣不足只見某一方面的功

      能異常,初見虛象;中氣虛為特定的證侯,已

      是虛證。由此可見用詞的貼切。脾胃薄弱,往

      往先見食少、便溏,從而營養(yǎng)缺乏,面萎黃;

      進一步少氣,胸膈似悶非悶,四肢懶惰,不愿言

      語,精神無法奮起。中氣虛弱是在脾虛基礎(chǔ)上

      產(chǎn)生的,但脾虛不等于中氣虛弱。中氣虛弱的

      特征是神疲困倦,懶言聲低,自覺氣短,甚至行

      動喘促。

      4 清陽不升

      特征 痰濕見眩暈,頭重脹痛,身重;氣虛

      見頭痛昏沉有空洞感。(

      14,15

      )

      基礎(chǔ)證 胸悶,嘔惡痰涎,苔白厚粘膩等

      痰濕證;少氣無力,食欲不振,脈虛軟等中氣虛

      弱證。

      按語 清陽不升=特征+基礎(chǔ)證?痰濕或

      中氣虛 痰濕中阻,阻礙清陽上升,出現(xiàn)眩暈,

      頭重脹痛;濕濁內(nèi)阻,清陽不升,亦可見身重,

      行動懶惰,同時伴有胸膈滿悶、嘔惡痰涎、苔白

      厚粘膩等痰濕證。久病或過度勞倦,中氣不

      足,清陽不升引起的頭痛昏沉有空洞感,伴有

      少氣無力,食欲不振,脈象虛軟。這種頭痛與

      痰濕中阻,阻遏清陽上升有根本上的區(qū)別,故

      此用升補,彼用健中、化痰、利濕。

      5 中氣下陷

      特征 行動喘促,脫,(

      16

      )小腹墜脹(

      17

      ),

      大便溏泄不止,有時失禁遺褲,及婦科崩漏,白

      (

      18,19

      )帶不斷。

      基礎(chǔ)證 懶怠少氣等中氣虛弱證。

      按語 中氣下陷=特征+基礎(chǔ)證?中氣虛

       中氣虛弱證,多為神疲困倦,懶言聲低,四肢

      無力,自覺氣短,甚則行動喘促。秦氏指出,中

      光明中醫(yī)雜志 1997年第3期

      到老人脫是中氣不足,這里又說脫,小腹

      墜脹屬于中氣下陷,有何根據(jù)?秦氏說,老人

      脫,往往因大便困難,便后下墜,屬于中氣不

      足;久瀉久痢,亦能脫,見于中氣下陷。

      6 脾不統(tǒng)血

      特征 便血久不止,血暗黑,及婦科崩

      (

      20

      )漏等證。

      基礎(chǔ)證 懶怠少氣,行動疲乏,脈象虛細

      等中氣虛證。

      兼證 面不華,眩暈,心悸等血虛證。

      按語 脾不統(tǒng)血=特征+基礎(chǔ)證?中氣虛

      +兼證?血虛 中氣有提攝能力,因氣虛而血

      出不止,稱為脾不統(tǒng)血,常見便血經(jīng)久不止,血

      暗黑,及婦科崩漏等證。氣不攝血,根本由

      于中氣不足,多有懶怠少氣,行動疲乏,脈象虛

      細等氣虛證。血出不止,兼面不華、眩暈、心

      悸等血虛證。

      7 氣虛發(fā)熱

      特征 子午之分發(fā)熱,即下半夜和上午常

      (

      21

      )見。

      共征 身熱心煩等。

      基礎(chǔ)證 中氣虛和血虛。

      按語 氣虛發(fā)熱=特征+共征+基礎(chǔ)證?

      中氣虛和血虛 氣虛發(fā)熱的特點是在子午之

      分為多,或僅見上午潮熱,下午熱退,恰恰與陰

      虛發(fā)熱的時間相反。氣虛發(fā)熱多起于中氣虛,

      當見氣虛本證,如神疲體困、懶言、飲食少味、

      脈大無力等。秦氏反復(fù)指出,單純的氣虛不可

      能引起發(fā)熱,因氣虛發(fā)熱大多血分亦虛。治宜

      甘溫退熱,血虛證狀明顯時,可在補中益氣湯

      基礎(chǔ)上加重養(yǎng)血,用藥如生熟地、白芍、丹參

      等,既能達到養(yǎng)血目的,又可幫助退熱。筆者

      認為,這個問題沒人提過,應(yīng)當很好研究。初

      步分析,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單純的氣虛不

      可能引起發(fā)熱,引起氣虛發(fā)勢的原因不是一

      個。二是氣虛發(fā)熱大多營血亦虛,以氣虛為

      主。在一般情況下,治宜甘溫退熱,用補中益

      氣湯。只有在血虛癥狀明顯時,才照顧癥狀加

      9

      氣虛弱進一步發(fā)展,出現(xiàn)行動喘促,久瀉不止,

      方可認作中氣下陷。筆者理解,行動喘促即是

      中氣虛的重證,又是中氣下陷的特征。前面提

      〔臨床探討〕

      重養(yǎng)血,但也不同于氣血雙補。如果氣血兩

      虛,宜氣血雙補法如八珍湯。總之,治法必須

      根據(jù)證侯,目標明確,用藥才有分寸。為什么

      氣虛發(fā)熱血分亦虛呢?筆者理解,氣虛偏于

      寒,單純的氣虛不可能引起發(fā)熱。虛證發(fā)熱,

      亦稱潮熱,大多熱能退清。根據(jù)陰虛則內(nèi)熱的

      理論,陰血虛為虛證發(fā)熱的常見原因。既然虛

      證發(fā)熱與血虛有直接關(guān)系,又為什么叫氣虛發(fā)

      熱呢?從主證發(fā)熱出現(xiàn)的時間來看,多在上

      午,中醫(yī)就認做氣虛、陽虛。上午潮熱是個復(fù)

      雜證狀,原因不是一個。故秦氏才有“單純的

      氣虛不可能引起發(fā)熱,因氣虛發(fā)熱大多血分亦

      虛”的斷言。氣虛偏寒,是言其常;氣虛發(fā)熱,

      是在特殊的條件下演變轉(zhuǎn)化來的,是言其變。

      在臨床上不能看到一般性而忽視特殊性,也不

      能強調(diào)特殊性而否定一般性。

      秦氏又稱氣虛發(fā)熱為陽虛發(fā)熱,曾使筆者

      迷惑不解。原來,他認為氣虛發(fā)熱兼見形寒、

      惡風(fēng),方可稱為陽虛發(fā)熱。陽虛惡風(fēng)最怕門窗

      隙風(fēng),怕冷得暖即消失。筆者理解,形寒惡風(fēng)

      是表寒虛證,衛(wèi)氣不充。秦氏在治療衛(wèi)氣虛自

      汗,汗后形寒等,自擬了補陽湯,方藥為人參、

      黃芪、白術(shù)、五味子。這樣前后聯(lián)系起來看,他

      的陽虛發(fā)熱即氣虛發(fā)熱兼見衛(wèi)陽虛。《廉齋醫(yī)

      學(xué)講稿》是秦氏的晚年力作,集理論與經(jīng)驗之

      大成,有許多內(nèi)容需要反復(fù)理解,如心血虛少

      氣,就困惑了筆者十多年。秦氏在《調(diào)和營衛(wèi)

      退熱》一節(jié)中,已經(jīng)點明陽虛發(fā)勢的要旨,詳見

      該文。

      8 脾陽虛

      特征 主臟在胃,食后飽噯,多食不

      化;(

      22

      )空腹胃痛,得食或溫按緩解。主臟在

      腸,大便水泄,完谷不化,腹痛綿綿隱隱,喜溫

      (

      24

      )喜按,時輕時重。痰飲,咳嗽痰多稀薄兼泡

      沫,(

      25

      )背心一片冰冷;水濕,肢體浮腫,腳

      (

      26,27

      )氣。

      共征 畏冷喜暖,舌淡,質(zhì)胖,天冷易發(fā)

      作,病久。

      光明中醫(yī)雜志 1997年第3期

      基礎(chǔ)證 中氣虛弱證。

      按語、脾陽虛=特征+共征+基礎(chǔ)證?中

      氣虛弱 中醫(yī)把腸胃病中熱性、實性的病變屬

      于胃,虛性、寒性的歸于脾。這樣看來,中氣虛

      弱引起的胃痛,主臟雖在胃,但著重在脾,其特

      征為痛時多在空腹,得食或溫按緩解,伴有畏

      冷喜暖,時輕時重,數(shù)年不愈,其病機屬于脾胃

      虛寒。脾陽虛弱,還可見食后飽噯,消化不良

      等證。虛證引起的大便水泄,完谷不化,腹痛

      綿綿隱隱,喜溫喜按,主臟在腸,但歸于脾,其

      病機屬于脾陽虛弱。筆者認為,秦氏提出必須

      先辨主臟,然后再從整體考慮即辨主臟的方

      法,是秦氏脾胃論的一大特。自《傷寒論》問

      世以來,就有不成文的規(guī)定,把腸胃病中熱性、

      實性的病變屬于胃,虛性、寒性的歸于脾,這是

      脾胃病的劃分原則。但由于沒有相應(yīng)的方法,

      伴隨脾胃病劃分原則也出現(xiàn)了脾胃腸相互替

      代的新問題,如脾胃腸概念不清,癥狀不分等,

      甚至出現(xiàn)指鹿為馬的現(xiàn)象。秦氏在臨終前說

      過,我有兩個心愿沒有完成,一是金元四家里

      有寶藏可以挖掘,很想把它綜合起來,去蕪存

      精……,去蕪存精,大概也含有這方面的意思。

      秦氏就是針對這一實際問題,提出了辨主臟的

      方法。首先從局部著手,在肯定病位的情況

      下,然后從整體考慮,再次定位。這就從根本

      上解決了脾胃病概念不統(tǒng)一的問題,也解決了

      長期以來關(guān)于胃陰虛與脾陰虛,脾陽虛與胃陽

      虛的爭論。脾主運化水濕,陽氣虧乏,水濕停

      留,出現(xiàn)痰飲、水濕等癥。痰飲病,多見老年

      人,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特別怕冷,精神疲憊,

      活動后即覺氣促,痰多咳嗽,隨吐隨生。脾虛

      不運,水濕而停,肢體浮腫,腹脹,小便少,伴有

      中氣不足等證?;蛞娔_氣及足背腫,系脾陽不

      攝,水濕下注所致。

      9 輕度濕阻

      (

      28

      )特征 胸悶,泛漾欲惡,舌苔白膩。

      兼證 口淡,食呆等消化不良癥。

      按語 輕度濕阻=特征+兼證?消化不良

      10

      〔臨床探討〕

       秦氏認為,濕證以脾臟為主,但內(nèi)濕多自飲

      食不節(jié)得來,與胃有直接關(guān)系,并且濕證初起,

      往往先見胃癥狀。因而治療上脾胃并重。微

      濕停胃,初見胸悶,泛漾欲惡,舌苔白膩,影響

      消化機能,出現(xiàn)口淡、食呆等證。不論外感雜

      病,經(jīng)常伴見這些濕證,而且必須照顧。輕淺

      的濕邪,既不需燥,又不能利,譬如桌上微塵,

      只要拂而去之,治宜芳香化濕。

      10 中度濕阻

      特征 胸脘痞悶,嘔惡,身體困倦,舌苔厚

      (

      29

      )膩。

      兼證 口淡,食呆等消化不良證。

      按語 中度濕阻=特征+兼證?消化不良

       濕阻輕證進一步發(fā)展,濕濁停胃的證狀明

      顯,苔白膩變厚膩,胸悶擴展為胸脘痞悶,欲惡

      光明中醫(yī)雜志 1997年第3期

      粘膩等脾濕;食少艱化、大便溏薄、面萎黃等

      脾虛證。

      按語 中氣滯=特征+基礎(chǔ)證?脾濕或脾

      虛 中氣滯,多由于脾有寒濕,濕易凝滯,氣分

      不暢,在中則脘痞,在下則腹?jié)M,治宜理氣化

      濁。中虛生滿者,氣虛不能運行,發(fā)生痞滿脹

      滯,多見于食少艱化,大便溏薄等虛證,治宜塞

      因塞用法,補中為主,少佐理氣。中氣滯與腸

      胃氣滯不同,中氣滯以痞滿為主,部位在中下

      焦,多見于脾濕或脾虛證。腸胃氣滯以脹為

      主,甚則脹痛。胃氣滯多見胃脘脹痛,胸悶痞

      塞,得噯氣稍舒;氣滯于腸則見腹脹,繞臍痛,

      腸鳴,矢氣等下焦證,二者多因飲食所傷,氣機

      阻滯所致,也有肝氣引起。中醫(yī)慣常把腸胃病

      中虛性、寒性的歸于脾,秦氏關(guān)于中氣滯的辨

      證,關(guān)鍵就在虛、寒二字,脾濕偏于寒,脾胃薄

      弱偏于虛,他還提出相應(yīng)的治則及常用藥,如

      調(diào)中藥:木香、藿梗、蘇梗、砂仁、檀香。這些精

      細之處,常令學(xué)者有撥云開霧之感。

      13 濕熱證

      特征 胸悶心煩,口渴不多飲,小便短赤,

      (

      33

      )舌苔黃膩。脈象濡滑而數(shù)。

      基礎(chǔ)證 寒熱錯雜或濕溫證。

      兼證 食呆,嘔惡等消化不良證。

      按語 濕熱證=特征+基礎(chǔ)證?寒熱錯雜

      或濕溫+兼證?消化不良

      濕熱證以中焦陽明為主。由于濕為陰邪,

      熱為阻邪,結(jié)合后出現(xiàn)矛盾癥狀,如口渴不多

      飲,有心煩,小便短赤等熱的一面,又有胸悶,

      惡心等濕的一面,所以治濕熱證只宜清化,即

      一邊清熱,一邊化濕。濕熱多起于內(nèi)有痰飲,

      表熱內(nèi)陷之寒熱錯雜證。濕溫是溫邪夾濕的

      一個證候,濕溫初起,大多溫邪在表,濕邪在

      里。進一步濕熱氤氳,蟠踞中焦,癥狀復(fù)雜,表

      現(xiàn)為矛盾的兩個方面,身熱而兩足不溫,口干

      而不多飲,有頭痛、自汗、心煩等熱的一面,又

      有胸悶、惡心、便溏等濕的一面,濕熱內(nèi)阻,還

      多見胃腸機能遲鈍現(xiàn)象。濕熱下注于腸,亦使

      11

      轉(zhuǎn)為嘔吐,并出現(xiàn)了濕阻氣機,身體困倦等證。

      這時的濕證,既有輕濕在上的癥狀,治宜芳化;

      又有濕濁在中的表現(xiàn),治宜燥濕,二者結(jié)合,為

      香燥化濕,除濕湯即平胃散加半夏、茯苓、藿

      香,常用的化濕不能離開這一法則。

      11 重度濕阻

      特征 中脘痞悶,大便不實,苔滑粘膩(

      30

      )

      兼證 食呆,消化遲鈍等消化不良證。

      按語 重度濕阻=特征+兼證?消化不良

       芳香化濕和進一步香燥化濕,都用于濕濁停

      胃,苦溫燥濕則偏在于脾。故見脘腹?jié)M悶,大

      便不調(diào),四肢沉困,舌苔白滑等寒濕在腸的癥

      狀,兼有食欲不振、食后飽悶、惡心噯氣等消化

      不良。胃濕和脾濕原是一種,因脾和胃的性質(zhì)

      不同,根據(jù)脾胃病劃分原則,胃濕多由濕濁暫

      時郁遏,芳化宣通,郁滯即解;脾濕多由中陽虛

      弱,不能健運,必須溫化,所以進一步可用桂

      枝。用藥只有與臟氣結(jié)合,則療效較速,這是

      治療中的一個關(guān)鍵。筆者認為,秦氏關(guān)于濕阻

      的三個層次論述,是很精彩的。

      12 中氣滯

      (

      32

      )特征 脘痞、腹?jié)M(

      31

      )或脘腹脹滿。

      基礎(chǔ)證 噯噫吞酸,大便不實,舌苔白滑

      〔臨床探討〕

      大便溏薄,并見瀉時腹痛不暢,門覺熱,糞

      深黃,小便短赤等下焦證,與胃有濕熱不難區(qū)

      別。

      14 食欲減退

      特征 病在胃,不思飲食,饑而不欲食,食

      亦易飽,口淡無味,并惡油膩,(

      34

      )病在脾,不知

      饑餓,食后頻作噯氣,(

      1,2

      )平時便溏,稍進油

      (

      4

      )膩,大便即成糊狀。

      基礎(chǔ)證 胸脘痞悶,嘔惡,口不作干,舌苔

      白膩等濕阻證。

      按語 食欲減退=特征+基礎(chǔ)證?濕阻 

      從飲食觀察人們的健康,中醫(yī)有著豐富的經(jīng)

      驗。古人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把食

      欲的好壞看得很重要。食欲減退包括不思飲

      食、饑不能食、食易飽、食后艱化,以及納食無

      味、厭惡油膩等。而傷食為一時性的消化不

      良,不在此列。大概病在胃,不思飲食,饑而不

      欲食,食亦易飽,口淡無味,并惡油膩。病因為

      濕濁,濕濁內(nèi)阻則運化機能障礙,伴有胸脘痞

      悶,嘔惡,口不作干,舌苔白膩、厚膩等濕阻本

      證,亦是食欲減退的基礎(chǔ)證。病在脾則不知饑

      餓,食后頻頻噯氣,平時便溏,或飲食不慎即大

      便不成形。脾虛而消化能力薄弱,舌苔多凈。

      也有因停濕而脾氣受困,或因脾氣不足而濕濁

      不化,當分清主次,雙方兼顧。

      15 胃氣上逆

      光明中醫(yī)雜志 1997年第3期

      (

      38

      )(

      39

      )特征 胸膈脹滿,噯氣、胃脘脹痛。

      基礎(chǔ)證 飲食不節(jié),消化不良和脅滿脹

      痛,郁悶太息等肝氣證。

      按語 胃氣滯=特征+基礎(chǔ)證?消化不良

      或肝氣 飲食不節(jié),多見食呆、嘔惡、噯腐吞酸

      等消化不良。由于消化不良,胃氣阻滯,當見

      胃脘脹痛攻沖,胸悶痞塞,得噯氣稍舒,伴有腹

      內(nèi)作脹,大便困難。也有很多因肝氣引起,多

      有脅滿脹痛、郁悶太息等肝氣證狀,所謂肝氣

      犯胃,故又稱肝胃氣痛。

      17 胃失和降

      特征 泛惡、嘔吐、呃逆、噯氣、中脘

      痛(

      40

      )。

      基礎(chǔ)證 痰濕或肝胃不和等證

      按語 胃失和降=特征+基礎(chǔ)證?痰濕或

      肝胃不和 胃氣以和降為貴,逆則消化傳導(dǎo)失

      職,引起泛惡、嘔吐、呃逆、噯氣、中脘痛等一系

      列證狀。從原因來說,與痰濕和七情刺激及受

      寒有直接關(guān)系;從內(nèi)臟的影響來說,與肝膽和

      大小腸的關(guān)系最密,其中胃氣多受痰阻濕阻滯

      和肝氣橫逆而發(fā)病。胃失和降不等于胃氣阻

      滯,胃氣阻滯多見胸悶痞塞、噯氣稍舒、脘腹脹

      痛等證。胃失和降可見噯氣,中脘痛等胃氣阻

      滯證,還見嘔惡,呃逆等胃氣上逆及痰濕、肝胃

      不和證??傊?引起胃失和降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

      18 胃火

      特征 嘈雜,口渴引飲,消谷善饑,口臭,

      (

      41

      )牙齦腫痛。

      共征 胸膈煩悶、便秘、溺赤,苔黃膩或黃

      燥。

      按語 胃火=特征+共征 胃火包括胃

      熱在內(nèi)。因表邪傳里化熱化火,以腸胃為多,

      如壯熱、口渴、腹?jié)M便閉等。雜證出現(xiàn),因過食

      辛辣或飲酒過度等,多見嘈雜,口渴引飲、消谷

      善饑,口臭,循經(jīng)上串牙齦腫痛,甚則鼻衄、齒

      衄。

      19 胃陰虛

      特征 呃逆不止,噫氣頻作,(

      35

      )嘔吐反胃

      (

      36,37

      )等。

      基礎(chǔ)證 胃寒或痰濕等證。

      按語 胃氣上逆=特征+基礎(chǔ)證?胃寒或

      痰濕 呃逆連聲不止,以胃寒為多,一般治法

      和胃降逆。此時,痰濕重的燥濕化痰。呃聲低

      微,亦稱噫氣頻作,常覺胸膈痞結(jié),亦屬胃氣上

      逆。因由胃氣弱而不能和降,故必須鎮(zhèn)逆、辛

      散、甘緩三者結(jié)合,單用降氣,只能治標,不能

      治本。嘔吐反胃亦由于胃失和降,反而上逆,

      以胃有痰濕為多,伴有惡心、胸悶、痰多等證。

      16 胃氣滯

      12

      〔臨床探討〕

      特征 口舌干燥,口渴,飲食呆鈍,不能多

      食,多食即脹;不能多飲,口干飲水亦脹。甚則

      (

      42,43

      )飲多即吐。消渴,噎膈,大便燥結(jié),(

      44

      )舌

      (

      45,46

      )苔干或苔中間剝一塊,或多裂紋。

      基礎(chǔ)證 胃熱或熱性病

      按語 胃陰虛=特征+基礎(chǔ)證?胃熱或熱

      性病 秦氏明確指出,胃陰指津液。胃為陽

      土,熱證較多,熱又易傷津液,亦稱胃陰虛,關(guān)

      于胃陰虛辨證,葉氏一般以不饑不食或少納,

      音低氣餒,口干舌干,便秘,多舌干或紅或絳或

      光為主。秦氏以口干舌燥、口渴為主,從飲食

      呆鈍入手,即不能食,又不能飲,多食一口即

      脹、多飲一口亦脹,甚則飲多即吐,大便秘結(jié)、

      消渴、噎膈,舌苔干或苔中間剝一塊或多裂紋。

      津液不足的常見癥狀為口干舌燥,口渴,多由

      熱性病引起,所以秦氏說,此時必須以生津為

      急務(wù),一見口干便用滋陰,是不恰當?shù)?口渴嚴

      重的非生津能治,又當進一步與養(yǎng)血、養(yǎng)陰同

      用。從中提示我們,必須掌握治療的一般規(guī)

      律,再根據(jù)具體病情,采用某些特殊治療。不

      要因為胃陰虛,就望文生義,濫用滋陰。

      20 胃寒

      特征 口多清水(

      47

      )呃逆,嘔吐清水白

      (

      49,50

      )沫,(

      48

      )胃暴痛不休止。

      共征 喜按熱飲,脈沉遲或沉弦,舌苔白

      膩。

      兼證 脘痞,噯噫、惡心等消化不良證。

      按語 胃寒=特征+共征+兼證?消化不

      良 胃寒,故口多清水。寒傷干胃,胃失和降,

      作呃不止,嘔吐清水白沫,甚則胸痹、胃暴痛持

      續(xù)。寒凝氣滯,影響胃腸機能而見脘痞,噯噫

      惡心等消化不良證。

      21 小腸氣滯

      (

      51

      )特征 腹脹,繞臍痛,腸鳴,矢氣。

      兼證 食后飽悶,噯氣,大便難等消化不

      良證。

      按語 小腸氣滯=特征+兼證?消化不良

       小腸氣滯,多因飲食所傷,傳化失職,多見腹

      光明中醫(yī)雜志 1997年第3期

      脹,繞臍痛,腸鳴,矢氣,伴有食后飽悶,噯氣,

      大便難等消化不良證。

      22 濕濁停腸

      (

      52,53

      )特征 腸鳴,泄瀉,小便短少不黃。

      共征 苔白膩,脈濡緩。

      基礎(chǔ)證 胃中積濕。

      按語 腸濕=特征+共征+基礎(chǔ)證?胃

      濕。腸濕多由于胃中積濕,夾糟粕并趨大腸,

      故其基礎(chǔ)證為胃濕。腸濕常見腸鳴,泄瀉、小

      便短少不黃等下焦證狀。胃濕、腸濕均由濕邪

      暫時郁遏,芳化分利,郁滯即解;脾濕多由中陽

      虛弱,不能健運,宜照顧其本,必須溫化。

      23 腸寒

      特征 下利清谷,腹內(nèi)劇痛,腹壁可見狀

      如頭足等(

      54

      )

      兼證 飲食少味,腸鳴,大便不實等消化

      不良證。

      按語 腸寒=特征+兼證?消化不良,寒

      傷于腸,寒凝氣滯,多下利清谷,腹內(nèi)劇痛,甚

      則腹壁可見狀如頭足等,消化遲鈍,飲食少味,

      腸鳴,大便不實。

      24 腸熱

      特征 便秘,腹痛;或便秘,口臭,口糜溲

      (

      55,56

      )赤。

      基礎(chǔ)證 壯熱,口渴脈滑數(shù)等陽明證。

      按語 腸熱=特征+基礎(chǔ)證?陽明證 在

      傷寒,瘟疫過程中出現(xiàn),由于內(nèi)熱腸燥,大便不

      能潤下,常見便秘,腹?jié)M脹痛,伴有壯熱,自汗,

      口渴,脈象滑數(shù),苔黃膩或干糙少液。雜證多

      見熱秘,伴見口臭,溲赤,或小腸蘊熱,可見便

      秘,口糜。

      參考文獻

      1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200

      2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96

      3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86

      13

      〔臨床探討〕

      4 秦伯未.金匱要略簡釋.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63:24

      5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1979:177

      光明中醫(yī)雜志 1997年第3期

      25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6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07

      27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9:28

      6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9

      7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13

      8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7

      28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44

      29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28

      9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204

      10 秦伯未.中醫(yī)入門.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

      64

      11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216

      12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71

      13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44

      30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45

      31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33

      32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7

      33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45

      34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200

      35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28

      14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31234

      15 秦伯未.秦伯未醫(yī)文集.長沙: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33

      36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87

      37 秦伯未.秦伯未醫(yī)文集.長沙: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83:224

      16 秦伯未.金匱要略簡稿.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63:24

      17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83:240

      38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96

      39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27

      40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7

      18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165

      19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35

      20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12

      41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39

      21 秦伯未.秦伯未醫(yī)文集.長沙: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12

      42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83:77

      22 秦伯未.秦伯未醫(yī)文集.長沙: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184

      43 秦伯未.略談中醫(yī)治療癌腫,北京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

      1984:

      (

      6

      )

      .39

      44 秦伯未.秦伯未醫(yī)文集.長沙: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83:229

      23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28

      24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202

      社,1983:212

      45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76

      14

      〔臨床探討〕

      46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光明中醫(yī)雜志 1997年第3期

      52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37

      53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80

      47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67

      48 秦伯未.秦伯未醫(yī)文集.長沙: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161

      54 秦伯未.秦伯未醫(yī)文集.長沙: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83:203

      49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111

      50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83:203

      55 秦伯未.中醫(y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79:205

      56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182

      51 秦伯未.謙齋醫(yī)學(xué)講稿.上海: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

      社,1978:13

      (收稿日期:1996.6.7

      )

      社,1978:12

      精室病證治

      王勁松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94級男科研究生 (

      210029

      )

      (中醫(yī)大辭  精室通常指男子藏精之所《

      )

      ,男子之精室當為奇恒之腑,與婦子胞(一典》

      髓育麟丹”。精為生長發(fā)育之根,精室虧虛,生

      殖之精匱乏,可出現(xiàn)精液稀少,無精癥,男子不

      育,性機能早衰諸癥,伴有腰膝酸軟,減退

      (辨等癥狀。治以填補腎精,方選生髓育麟丹《

      證錄》方)。藥用:人參、麥冬、肉蓯蓉、山萸肉、

      山藥、熟地、桑椹子、鹿角膠、龜版膠、杞果、菟

      絲子、當歸、紫河車、柏子仁等。

      2 精室虛寒

      般多認為系指女子的內(nèi)生殖器官子宮,或包括

      )相婦女整個內(nèi)生殖器官———《簡明中醫(yī)辭典》

      提并論,使男女奇恒之腑各有“六者”之數(shù),即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或精室)。因其具

      奇恒之腑的功能能藏能泄,與臟腑經(jīng)絡(luò)有密切

      關(guān)系。精室、女子胞其藏泄功能皆以氣血調(diào)

      和,臟腑經(jīng)絡(luò)功能正常為基礎(chǔ)。然對精室病之

      論治談及甚少,故筆者據(jù)男科臨床經(jīng)驗,略論

      如下。

      1 精室虧虛

      先天不足,素體陽虛或陰虛及陽,或寒邪

      猛烈,腎陽被遏,或寒涼克伐,傷及腎陽,或房

      勞戕伐,攝生不慎,以及他臟陽虛日久及腎,皆

      可致陰霾之氣司令,不能溫養(yǎng)腎精?!度?/p>

      壽參贊書》云“:丈夫勞傷過度,腎經(jīng)不暖,精清

      如水,精冷如冰”。臨床表現(xiàn):精液稀薄清冷,

      婚后不育,精神萎靡,腰膝酸痛,面 白,四

      末不溫,陽萎,早泄,溲清便溏,舌淡苔薄,脈來

      沉弱。治宜溫補命門,填益腎精,方選贊育丹

      化裁。藥用:肉蓯蓉、巴戟天、蛇床子、韭菜子、

      當歸、仙茅、仙靈脾、熟地、肉桂、附片、杜仲、白

      術(shù)、杞果、山藥、五味子等。

      15

      多由先天不足,稟賦薄弱,或交媾過度,耗

      損腎精,或久病、久虛、勞傷心脾,暗傷精血,或

      溫燥太過,灼傷陰精造成。清代陳士鐸《辨證

      錄?種嗣門》曰“:男子有泄精之時,只有一、二

      點之精,此種之人,亦不能生子,……蓋精少

      者,雖屬之于天,未必不成于人也,恃強而好用

      其力,苦思而過勞其心……,益之補精添髓之

      方,安在精少者,不可以多生乎?……方用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quán)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推薦內(nèi)容